香港商报官网 > 天津 > 本地新闻

天津寧河區謀劃200億打造「小七裏海」項目

2022-07-01
来源:香港商報網

    7月1日,記者從天津市召開的新聞發佈會獲悉,寧河區在重鑄「金山銀山」上下功夫,今年將謀劃投資200億元打造「小七裏海」項目,將實施「四級水網、稻魚共生、密林屏障、生態鳥島」四個生態系統優化策略,建設「濕地物語公園」和「閒情稻蟹村居」兩大複合遊憩板塊,在濕地保護區外再造集科普、科研、觀光、消費等一系列業態融為一體的七裏海風光。並以此為契機,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寧河區精準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三新」要義,緊緊圍繞天津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上提出的支持寧河等區打造為「轉型升級示範區」「產業發展協同區」「生態涵養功能區」的重要要求,當好全市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同時,謀劃實施以「一海、一河、一島、一林、一稻」也就是「小七裏海」「薊運河通航」橋北「麒麟島」「綠色生態屏障之旅」「禾下乘涼」巨型稻圓夢觀光等為代表的生態價值轉化試點工程,進一步構建和完善支撐寧河長遠發展的「四梁八柱」。

    寧河區將藉助七裏海濕地寶貴資源,把「生態」這個立區之本一貫到底、一抓到底。繼續統籌打好大氣、水、土壤環境治理攻堅戰,高標準落實「871」重大生態工程建設任務,重新謀劃實施好七裏海濕地保護修復提升系列工程,進一步強化濕地生態功能、打造更多生態場景,引入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手段,推動濕地管理實現信息化、智能化全覆蓋,打造天藍水清、鳥語花香的美麗新寧河。

    同時,寧河將圍繞產業基礎提質提檔、產業鏈補鏈強鏈的目標,以科技賦能實現創新驅動,在產業上首先實現轉型升級。主要做好「新」「老」「大」「小」四篇文章。一要做強「新」,就是要做好新動能引育,以天津未來科技城為載體,以一汽大眾華北基地、民航大學寧河校區為戰略支點,打造千億規模產城融合示範園區,不斷做大做強汽車零部件、航空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二要提升「老」,圍繞鋼鐵、造紙、裝備製造等「老字號」產業,着力推動智能化、數碼化、綠色化發展,助推傳統產業賦能升級。三要抓住「大」,就是要發揮好「鏈主」企業、「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着力補齊和延長上下游產業鏈條,提升本地配套率。四要引育「小」,針對寧河中小微企業居多的實際,大力扶持高成長性的種子期、初創期企業,做好未來型、潛力型企業引育,壯大「雛鷹」「瞪羚」等科技型企業隊伍,着力促進「小壯大」「小變強」,全面形成產業梯隊、動能梯隊。

    寧河將堅持立足天津、面向全國乃至全球,進一步拓展開發開放的深度和廣度,系統推進「招商」與「服務」,深化招商工作,面向發達地區、面向產業鏈上下游項目、面向高端人才、高新企業,加大引資、引商、引智、引才力度。同時,在服務企業工作上,寧河推出了「承諾制+駐廠辦公+拿地即開工」等高效服務模式,24小時為企業項目提供「全流程」「全環節」服務,營造親商、安商、利商的良好環境,讓寧河成為企業家投資興業的寶地。

    在新的發展階段,寧河區將繼續堅持「三農」優先發展戰略,建設好「兩帶」,也就是薊運河流域和潮白新河流域鄉村振興發展帶。走好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路子,變一家一戶「單打獨鬥」為整村整鎮整行業「集群作戰」,用七裏海濕地生態資源賦能,以規模和質量換取市場主導權。同時,走好農文旅業態融合化的路子,用文化、康養、旅遊等多種業態豐富鄉村產業發展格局。(記者 高乙菲)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