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中华大地

安徽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2022-08-10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年來,安徽聚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產業集群。記者從8月10日舉行的安徽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安徽近日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提質擴量增效若干政策》,進一步明確:堅持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和平台思維,採取「基金+資金」等方式合力支持。聚焦關鍵領域持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助推產業提質擴量增效。

微信图片_20220810165049.jpg

    「真金白銀」促產業提質擴量增效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志介紹,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性產業,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動汽車產業向新能源和智能網聯轉型。為適應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形勢發展需要,促進產業提質擴量增效,《若干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支持措施。

    「主要有5個方面,旨在吸引更多人來皖投資興業。」徐志說,在研發創新方面,將實施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給予承擔單位投入最高20%的補助。在做長做寬產業鏈方面,對產業補短板項目建設發生的貸款,以製造業優惠貸款利率為基準,給予40%貼息。在推廣應用方面,對經營模式創新示範案例,省級給予500萬元獎勵。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加氫站(撬裝站)建設,按固定資產(不含土地價款)投資的50%給予補助。在營造使用生態方面,對氫能應用示範工程發生的貸款,以製造業優惠貸款利率為基準,給予40%貼息。

    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助力。徐志介紹,「十三五」期間,安徽省在「三重一創」基金體系下設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但規模體量也遠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蓬勃發展的需求。

    在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體系下,安徽新設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主題基金。「將採取母子基金架構模式,初步考慮安排新興產業引導基金40億元作為母基金,主要以參股形式支持市縣和市場主體設立相關領域子基金,母子基金總規模不低於180億元,聚焦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產業培育和『雙招雙引』。省發展改革委已於今年6月23日公開發布母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公告,目前正組織評審,母基金管理人確定後將及時向社會公開。」徐志說。

    據介紹,安徽將重點是利用省重大產業創新計劃等政策支持攻關項目、實施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以「揭榜掛帥」方式建設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性產業創新中心或產業技術研究院。

    支持做長做寬產業鏈。通過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和製造業融資貼息支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補短板項目、組建運營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主題母基金、建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企業和整車企業常態化對接機制。

    同時,支持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支持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加大公共領域推廣應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科學的新能源汽車推廣

    徐志表示,《若干政策》總體上改變過去單純直接補助的方式,採取「基金+資金」的方式支持,進一步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形成支持合力。同時,發揮好試點示範的帶動作用,在經營模式創新、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氫能應用等領域實施示範工程,推動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板項目、典型做法。

    助推產業培育  鍛造生態「強鏈」

    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面,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徐文章介紹,將在皖北、皖中、皖南分別選擇部分地區,啟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推動農村等地區消費者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同時積極培育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規範企業,助推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

    當前,安徽加快建設國家換電試點城市和「雙智」試點城市。「圍繞換電和智能網聯,創新性開展試點工作,建設應用場景,推進示範和推廣,爭取在全國做出示範樣板。」徐文章說。

    近年來,安徽各級財政全力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培育,加快鍛造新能源汽車生態「強鏈」。安徽省財政廳副廳長朱長才告訴記者,安徽充分利用「三重一創」、科技創新、「三首一保」等政策,採取「資金+基金」「直接補助+貼息撬動」單一或組合方式,支持明天氫能、陽光電源、奇瑞汽車等開展氫能及燃料電池研發與產業化等。

    此外,安徽各市也加力助推,如合肥市近兩年累計投入近7億元落實市級產業支持政策,還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人才培育投入1500多萬元,惠及1400多人次。朱長才表示,各級財政將通過基金、貼息、後補助等方式,持續發揮好財政政策資金引導撬動作用,吸引金融資本、市場要素、社會資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多維賦能。(記者 柏永 孫軍 吳敏)

    頂圖:發布會現場。左起:安徽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汪曄宇主持發布會,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徐文章,省財政廳副廳長朱長才介紹情況並答問。

[责任编辑:万思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