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中华大地

燕磯長江大橋主墩圍堰成功封底

2022-11-23
来源:香港商報網

    11月23日,經過近80個小時的連續奮戰,由湖北交投投資、中鐵大橋局承建的燕磯長江大橋北岸主塔墩啞鈴形雙壁鋼圍堰成功封底,這標誌着燕磯橋即將「水落墩出」,步入主塔施工階段。

    中鐵大橋局燕磯長江大橋項目部總工程師蔣本俊介紹,燕磯長江大橋採用雙塔單跨設計並一跨過江,主跨1860米,為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纜體系懸索橋,也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雙層懸索橋,採用的巨型「8」字形錨碇及啞鈴形主墩基礎、超厚壁混凝土主塔、超低矢跨比不同垂度四主纜及加勁梁結構創新性強、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質量控制難,備受社會和業界關注。

    北岸(黃岡側)主塔墩施工環境複雜,水下河床呈陡坡狀,高差達10米,位於江豚保護區並鄰近「黃大線」天然氣過江通道,陡坡處平台圍堰等設施搭建困難,施工船舶拋錨受限。蔣本俊介紹,在施工方案制定時,中鐵大橋局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結合實際、揚長避短,採用岸邊插打支護樁對墩位處河床「削坡」「減載」,為施工平台和鋼圍堰搭建和安全穩定提供良好的作業環境;施工平台採用全裝配式結構,鑽孔區域平台和鋼圍堰採用「模塊化」大段結構設計施工,大為減少了現場工序和耗時;通過適當加強四周平台結構設計,採用較大起重能力的地面吊機,僅投入1台中型浮吊,大為減少了水上作業活動和長距離拋錨作業,將對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

    蔣本俊說,今年9月份以來,長江水位處於近15年來最低值,北岸主塔墩位處水深過淺、淤積嚴重,無法按既定方案下放圍堰。為解決這一難題,中鐵大橋局通過精心測量和論證,快速修改方案,將「底節圍堰自浮+拼裝中節圍堰後下沉到位、封底」優化為「河床預清理+底節圍堰下沉到位+拼裝中節圍堰並封底」。現場制定了細緻的作業指導書,並對施工流程和安全管理進行全過程管控,於10月9日底節鋼圍堰開始整體下放,11月9日中節圍堰拼裝完成,11月18日下沉到位。

    封底是圍堰施工最為關鍵的工序,水下澆築的混凝土必須充分包裹圍堰側壁、鋼護筒,形成2.5米至3米厚度的圍堰「底板」,在圍堰內抽水後,能夠抵抗巨大的水壓力,提供無水施工環境。本次封底平面呈啞鈴形,尺寸91.2×42米,相當於9個標準籃球場大小,共計混凝土5500餘立方米。為確保封底質量,設置兩道隔倉,分三次水下灌注。

    施工期間,項目部所在地疫情防控複雜多變,項目部嚴格落實防疫的同時,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按計劃完成圍堰封底、標段內最後一根鑽孔樁施工等重大施工節點,在四季度收官季交出一份「防疫不懈、施工不歇」的優質答卷。

    鄂黃第二過江通道(燕磯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線路全長約26千米,是湖北省重點推進,打造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花湖機場)的綜合配套工程,是建設黃岡臨空經濟區的關鍵支撐,也是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的重大工程,是打造鄂東地區空鐵、空陸聯運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過江通道,更是充分發揮黃岡、鄂州、黃石三市綜合交通比較優勢,推動三市跨江聯動開發,促進黃鄂黃一體化發展的關鍵工程,對拉動區域經濟快速增長,推動武漢城市圈一體化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記者 陳子欣 通訊員 徐穎 周威)

頂圖:燕磯長江大橋施工現場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