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要闻热点

四川綿陽2023年科技創新大會召開

2023-05-11
来源:香港商報網

    5月11日,四川省綿陽市召開2023 年科技創新大會。大會發佈了綿陽市《關於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十條政策(試行)》詳細內容,以及2022年度中國(綿陽)科技城十大科技進展、十大創新產品、十大科技創新企業擬評定名單;同時,進行了雲上「兩城」入駐團隊在綿合作項目簽約、為綿陽首批優秀科技助理頒獎、涪江(核醫學)實驗室揭牌儀式。

    據悉,《科創十條》緊緊圍繞創新驅動戰略,緊扣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高地的目標任務,從人才、載體、金融、服務等多個維度加大科技供給,形成全鏈條服務、全要素覆蓋的創新政策體系,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包括設立10億元科技創新資金;加大創新主體引育;支持創新平台體系建設;支持企業研發能力提升;支持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科技成果在綿轉化;提升專業化科技服務能力;促進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強化科技金融支持;營造創新創業優良環境十條支持科技創新政策。

2.jpg

綿陽市首批優秀科技助理 陳冬冬 攝

    近年,綿陽市堅持創新引領,大力實施科技立市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為進一步彰顯綿陽科技底色,突出示範引領作用,綿陽市科技局、市科協聯合組織評選了中國(綿陽)科技城2022年度「十大科技進展」、「十大創新企業」、「十大創新產品」。前期,經過自主申報、部門推薦、真實性審查、網絡評審、現場答辯等流程,評選出了最終結果。

3.jpg

雲上「兩城」入駐團隊在綿合作項目簽約 賴傑 攝

    在遴選科技助理方面,2022年2月,綿陽針對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不活,科研和市場「兩張皮」,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大科技小產業」等問題,提出實行科技助理制度,進一步打通科技創新需求端和供給端。目前,綿陽已從中物院、西科大等在綿科研院所、高校、企業中分三批次遴選69名高學歷、高層次青年才俊擔任科技助理,堅持日小結、周總結、月盤點,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在創新驅動中的重要作用,聚焦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創新發展體制機制不活等問題「把脈問診」,以「1+1+N」創新模式放大科技創新資源優勢,有力提升綿陽科技創新質效。目前,科技助理已制定並向629家重點創新企業發放需求調查表,500餘家反饋意見,開展技術對近400項、解決問題150餘項、交流培訓50餘場,促成在綿單位達成技術合作協議20項,成功轉化科技成果30項,招引院所高校及其團隊來綿建立分支機構或創新平台6個,助力科技企業貸款達5649.91萬元。

4.jpg

涪江(核醫學)實驗室揭牌 陳冬冬 攝

    大會上,涪江(核醫學)實驗室揭牌。據了解,涪江(核醫學)實驗室將重點圍繞核素藥物創製、核醫療設備研製及其臨床轉化應用兩大方向,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重大醫療裝備研發,加快建成集核醫療研發、生產製造、臨床試驗、人才培養為一體的全國領先核醫學產業創新基地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還將面向國家核醫療創新發展的迫切需求,結合綿陽核醫療產業發展實際,聚焦醫用同位素研製及供給、放射藥物創製、核醫學診斷裝備及技術研發、高端放射治療裝備及技術研發、核醫療設備及藥物臨床研究、核醫學人工智能研究等6個方面,構建「核心+網絡」實驗室佈局,在核醫療領域構建完善的創新鏈,解決制約中國核醫療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實現核醫療技術自主可控。(記者 張寶杉)

頂圖:2023年綿陽市科技創新大會現場 陳冬冬 攝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