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活力新一站】路見「城」長!(下)

2023-09-24
来源:香港商報網

    合肥新站高新區聚焦內通外聯路網格局,多修早修便民之路、發展之路,在保證質量、確保安全基礎上,力爭早放行,讓群眾早受益。

ahbb0924ct-2.jpg

新站路網,聯網成片。

    【築路】

    2022年5月1日,渦陽路涉鐵下穿工程提前放行通車;同年10月1日,暢通二環北環(淮南路節點)工程通車;

    2023年7月1日,合肥軌道1號線三期運營,3號線、4號線穿區運行,新站成為地鐵覆蓋密度最大的城區之一……

    新站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開掛」式發展,道路「骨架」進一步拉開。曾經的「斷頭路」「行路難」,在一個個大交通大路網的竣工、通車、運營節點中重塑形象,改變印象。

    2021年,全區路網通車31條、總里程31.75公里;2022年,通車37條、總里程49.1公里;2023年,計劃通車45條、總里程約50公里。

    一組組數字,一條條通途,見證了新站路網交通的發展變化。特別是,一鼓作氣打通學林路、東方大道、梅沖湖路等一批「斷頭路」,建成「四縱四橫」快速路,企業配套路網快速見效,一系列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得到變化,惠及眾多百姓和企業。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任接着一任干,在大攻堅中有了大發展,展現新作為。

    今年國慶前夕,通車承諾繼續兌現,在上半年通車放行13條路網基礎上,再通車放行14條道路,總里程20.5公里。

    在連續路網攻堅中,部門和社區形成的協同保障機制,新站建投積累的好經驗和幹事創業好作風在鞏固、延續。日總結、周調度、月回訪,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攻克一個個痛點、難點、堵點,施工工期平均壓縮1—2個月。

    昔日鐵路阻隔交通,今後有望成風景。新站高新區聚焦鐵路廊道、高壓廊道和河道,優化設計方案,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生態休閒長廊」,同步加快推進交口節點綠化品質提升工程以及街頭遊園建設,既有顏值也有氣質。

ahbb0924ct-3.jpg

銅陵北路高架夜景。

    【路徑】

    俯瞰今天的新站大地,路網縱橫交織,構建起「軌道交通+互通立交+快速路+下穿隧道+主幹道」立體式交通格局,有利於邁出更大步伐「走出去」「引進來」,享受同城效應帶來的區域協作紅利。

    有專家認為,在城市更新熱潮下,隨着路網不斷延展,不僅提升市民幸福指數,還勢必吸引更多要素加速聚集,對城市產業集聚帶來積極帶動作用。

    「路」在延伸,產業在升級、城市在提質、生活在變美。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新站高新區常住人口增長129.89%,增速位居合肥市第一,並且大學文化程度人口也實現了倍增,青春力量和人才勢能正源源不斷轉化為發展動能。

ahbb0924ct-4.jpg

新站秋日。

    一座城市的幸福,建立於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每個人幸福的基礎之上。讓流動的人留下來,讓城市功能更具品質與活力!

    新站高新區堅持「以城聚產、以產促城、產城融合」發展理念,全力攻堅產業培育、重大項目建設,加大民生投入,佈局優化教育、衛生、文體、公園等公建配套設施,促進公共服務供給更加優質均衡。

    產業生態持續優化升級,步入由鏈到群發展新階段,正奮力打造新型顯示和半導體、新能源及新材料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大健康、智能製造等五個超百億級支柱產業集群,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上半年,頎中科技、晶合集成先後登陸資本市場,晶合集成創安徽省規模最大IPO紀錄。1-8月,全區招商引資簽約項目80個、總投資410億元,這片創新創業熱土,正凝聚起新站的「硬實力」。

    路,蘊含着新機遇,昭示着大發展。道路通,百業興。交通興,則城興。

    目之所及,新站城市建設、產業投資、社會民生齊頭並進,處處彰顯着活力、釋放着魅力、蘊藏着動力。

    美好很近,路亦不遠,步履不停,在未來道路上,奮起直追的新站,將與更多的夢想和機遇同行,看見更美風景,迎來更大發展!(趙旭 張敏 柏永)

    頂圖:文忠路高架淮海大道節點首個「五層立交」。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