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要闻热点

雙節「伍須潮」 甘孜九龍旅遊「熱」力十足

2023-10-07
来源:香港商報網

    10月7日,記者獲悉,在剛剛過去的「雙節」期間,據相關部門不完全統計,九龍縣共接待遊客約3.9萬人次,旅遊收入4332萬元。

    以「節」會友  文旅融合促發展

    為更好地宣傳九龍的優秀文旅資源,推動各地相關文旅企業來九龍投資興業,節會將各類文旅點位串點成線,精心策劃,打造優質傳播內容,聚力於形成持續的「九龍熱」「伍須潮」。從8月中旬到雙節期間,九龍縣舉辦 「見九龍之美」為主題的攝影大賽、百萬微博達人「大V九龍行」、文旅產業推介會、九龍融合發展成果展、群眾文化活動、「藏彝走廊一家親·團結花開映九龍」主題晚會、伍須海景區於9月28日正式開園儀式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了九龍縣文旅融合發展。

2.jpg

    雙節期間,九龍縣各部門全力保障遊客出、行、游、吃、住安心放心,樹立了良好的旅遊形象。在伍須海遊客中心,記者看到,旅遊諮詢、餐飲休閒、特色產品、遊客休息室、吸氧室、醫務室、哺乳室等一應俱全,服務人員正耐心講解門票優惠政策,引導遊客規範遊玩。九龍縣委副書記、縣長方和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下一步,九龍縣還將進一步健全旅遊市場規範管理機制,完善常態化監督管理有效制度,着力提升旅遊市場服務水平,加快伍須海4A景區創建,不斷完善景區設施和業態佈局,提升九龍縣旅遊服務軟環境和硬實力。

    以「節」為媒  照亮鄉村振興路

    九龍縣是「藏彝走廊」的重要節點,是全國唯一的藏、漢、彝三個民族各佔全縣總人口數約三分之一的多民族聚居縣,被譽為多元民族文化互通融合的博覽園。在這裏,既能領略藏民族元素的風情與魅力,亦能探尋神秘多彩的彝家原始風貌;既能探究茶馬古道上的遺韻變遷,又能近距離地感受藏、漢、彝等多民族共融共生、百花齊放、心手相牽。

3.jpg

    多元的民族文化孕育出了瑪達咪山歌、九龍飛鷹刀製作技藝、彝族譜碟傳承、九龍手工藏毯編織技藝等7項國家級、省級、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九龍民族文化增添了光彩。

    同時,九龍也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形成了「一圈兩區、兩廊多點」和「五園區三基地」的農牧業空間佈局。九龍氂牛以體形碩大、肉質鮮美被譽為「世界之最」,九龍花椒色澤紅艷、香味濃郁被中國食品花卉工業協會授予「中國花椒之鄉」,九龍天鄉茶葉通過瑞士最嚴苛的SGS515項農殘檢測,連續8年榮獲茶博會金獎。

    游海節期間,在興龍城藏彝風情街,獨具地域、民族特色的農特產品展銷會暨美食節,吸引了不少遊客。「為了迎接游海節,我們提前準備了很多商品,日銷售量達到了平時的20倍。」展銷會現場商戶開心的說到。

4.jpg

    除此農特產品展銷會暨美食節之外,遊客們還能在現場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體驗手工藝品的精巧。豐厚的文化底蘊,傳承、創新的文化理念,依託特色民俗文化打造鄉村旅遊新熱點,這些既為九龍增添文化活力,也為鄉村振興發展聚攏「人氣」「財氣」。

    近年來,九龍縣以自然條件為基礎,因地制宜,重點發展農旅能礦產業、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優化產業佈局,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同時,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一主線,九龍以重點區域景區化、鄉村產業休閒化和道路打造風景化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激活了鄉村振興的動力。中共九龍縣委書記祝邦文表示:「面對新形勢,全縣上下團結一致,拼經濟、搞建設、促發展,經濟總量突破30億元,財政收入邁上3億元台階,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萬元,先後獲得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省級文明城市等殊榮。」(記者 郭代勤)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