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敬亭山下「新」欣向榮

2023-12-02
来源:香港商報網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或許唐人李白做夢都不會想到1200多年以後,在自己舉杯邀月、吟詩會友的地方,一群後生自我加壓,正在以「追趕江浙、爭先江淮」的氣概,書寫新能源產業欣欣向榮、新鄉村經濟蓬勃發展的新畫卷。

    11月30日至12月1日,香港商報記者跟隨安徽省委宣傳部組織的「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採訪團走進宣城市,觀察和感知「江南名邑」的發展之變。

ahbb1201at-2.jpg

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企業星羅棋佈

    在位於宣州區的宏潤新能源產業園5GW高效光伏電池組件項目生產車間,四條流水線全面生產,嶄新的機械設備不停運轉,着裝統一的工人有條不紊地作業。歷經劃片、串焊、層壓、接線盒安裝、IV測試等多道工序,數十片晶矽太陽能電池片變成一塊完整的高效光伏電池組件。

    據了解,宏潤新能源產業園是宣州區首個百億級項目,也是該區歷史上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該項目是從上海引進而來,由A股上市公司宏潤建設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107.5億元,佔地594畝,總建築面積34.97萬平方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宏潤新能源產業園項目從2023年1月6日開始談判,3月7日簽約到6月25日試投產,實現了當年洽談、當年簽約、當年投產、當年達效的「宣州速度」。

    宏潤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城分公司總負責人薛麒麟介紹,該項目分兩期建設,目前一期全面投產,二期項目已開工,規劃建設10GW新能源電池片和5GW高效光伏電池組件,預計2024年第二季度實現全面投產。全面達產後,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150億元以上。

ahbb1201at-3.jpg

安徽中煙工業責任有限公司駐興洋村第一書記邱裕生介紹焦甜香產業融合科技園相關情況(柏永/摄)

    同樣是在宣城,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華晟」)在全球異質結賽道持續領跑,在建產能超過10GW,是宣城市政府重點扶持一號工程,併入選安徽省三年光伏行動計劃。

    目前,安徽華晟已經實現總計2.7GW異質結產能,成為全球異質結產能第一。異質結電池與組件量產效率全球第一;異質結電池與組件生產與出貨量全球第一。在建產能超過10GW,是宣城市政府重點扶持一號工程併入選安徽省三年光伏行動計劃。

    2023年,安徽華晟進一步擴產提速。截至11月底,異質結電池/組件已投產產能規模達12GW,年底預計可達20GW。華晟新能源高級副總裁徐昕表示,預計十四五期間,華晟新能源將規劃建成近40GW超高效矽異質結全產業鏈佈局,繼續夯實行業龍頭地位。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宏潤和華晟均是宣城新能源產業集群發展的剪影。

    近年來,宣城把新能源產業作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首位產業進行培育,並由市委書記親自擔任新能源產業推進組組長,頂格推進,統籌部署。截至2022年,宣城市新能源產業擁有規上工業企業76戶,行業營業收入277億元。

    當前,宣城新能源產業整體產值規模僅次於合肥、滁州,位居安徽省內前三,正在成為全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極。

    今年1-9月,宣城新簽約億元以上製造業項目447個,協議投資額2425.9億元,其中新能源產業新簽約的項目投資佔比超過全市新簽約製造業項目的三成,5個百億元以上項目全部為新能源產業項目。如今,全市已集聚新能源企業近百家。

    此外,宣城新能源全域佈局不斷推進,縣市區依託各自在產業領域的資源稟賦,發力建設新能源產業集群,已經初步形成了以經開區、廣德市、寧國市為引領,宣州區、郎溪縣、績溪縣、旌德縣、涇縣等地區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ahbb1201at-4.jpg

敬亭山公園一角(柏永/摄)

    新鄉村產業特色鮮明

    宣城發展之變,不僅是新能源,新鄉村亦是亮點。

    在宣州區楊柳鎮興洋村,焦甜香產業融合科技園引人注目。該項目總面積超過2100畝,由興洋村村委會運用第一書記幫扶資金投資建設,從事以大馬士革玫瑰為代表的特色香料作物培育、種植和生產。

    依照既定規劃,焦甜香產業融合科技園整體項目包括 「兩園四中心」,即香料作物種植園、特色煙葉種植園、智能研發中心、綜合加工中心、恆溫育苗中心、作物調製中心,分兩期建設, 預計2024年底全部建成。

    安徽中煙工業責任有限公司駐興洋村第一書記邱裕生告訴記者,焦甜香科技園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他們不僅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獲益,還可有務工收入,從而獲得穩定的經濟來源,村里還鼓勵特色種植,帶動養殖戶轉型升級,提高綜合收益。

    此外,每年四五月份,數百畝玫瑰競相開放,香風草、迷迭香、鳶尾花等香料作物遍佈,興洋村成為熱門打卡點,「顏值」轉化為「價值」,文化旅遊成為興洋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特色產業引領高質量發展,後發宣城快馬加鞭。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居全省第4位,城市創新能力和城鄉居民配收入均躋身全國百強榜,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穩居全省前列。

    今年以來,宣城奮力「追趕江浙、爭先江淮」,季度「賽馬」全省領先。前三季度,宣城市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位居全省第二,政務服務指標在二、三季度全省營商環境考核中位居第一。(記者 柏永 吳敏)

頂圖:宏潤新能源產業園5GW高效光伏電池組件項目生產車間(宣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