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中华大地

四川北川「羌」味廉政建设 讓廉潔文化更有「羌」調

2023-12-28
来源:香港商報網

    今年以來,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紀委監委立足本地實際,積極探索創新,主動深入挖掘,推動禹羌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廉潔文化相融相長、耦合共生,打造「羌」味十足的廉潔文化品牌,不斷擴大廉潔文化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文化助廉 弘揚清風正氣

    深挖本土「廉元素」奏響廉潔「新羌調」

    今年7月,首屆海峽兩岸大禹家風家訓專題研討會在北川召開,40餘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敘新時代家風建設。這是北川縣紀委監委立足獨特文化稟賦,深挖本土傳統文化資源,提煉廉潔文化元素,開展形式多樣廉潔文化活動中的一個場景。

    北川作為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羌族人民創造了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核心理念保持高度統一,又獨具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對打造「羌」味十足的廉潔文化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迪和導向作用。聚焦以廉啟智潤心,北川縣紀委監委將絢麗多彩的羌族文化融入廉潔文化中,「羌娃說紀」、「廉潤禹羌」等一批高辨識度的廉潔文化品牌不斷湧現。在此基礎上,縣紀委監委充分挖掘大禹「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等家風祖訓,通過拍攝專題片《禹訓—天下為公》、舉辦海峽兩岸大禹家風家訓專題研討會、建設大禹家風館等方式,打響大禹廉潔教育品牌,賦予傳統家風家訓新的廉潔內涵,為新時代家教家風建設提供豐厚精神滋養、注入不竭活力和動力。此外,依託「地方特色+大眾參與」的廉潔文化傳播平台,北川縣紀委監委凝練羌歌羌舞、羌繡、草編等地域文化、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蘊含的「廉」元素,邀請非遺傳承人、民間藝術團和本土作家將廉潔文化內涵有機融入禹羌文化文藝作品創作,精心創作了羌族舞蹈《白羽毛飄起來》、《蓮心廉頌》,小品《如此監控》等廉潔文藝作品20餘個,並通過200餘場次的惠民演出讓「清廉之風」吹進千家萬戶,助推崇廉尚潔的理念在北川大地蔚然成風。

    教育倡廉 深耕廉潔厚土

    打造廉潔「新地標」構建全域「清廉網」

    「大家好!歡迎來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數字VR展廳,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以地震為主題的國家級紀念館,是全面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廉潔文化教育的重要陣地......」北川禹羌文化、紅色文化、抗震救災精神交相輝映。一直以來,北川縣紀委監委堅持系統施治、一體謀劃,努力構建品牌引領、多維支撐、全域覆蓋的禹羌特色廉潔文化大格局,有計劃、分步驟打造了一批「陽光重建+廉潔文化」、「紅色文化+廉潔文化」、「民俗文化+廉潔文化」、「歷史遺蹟+廉潔文化」、「旅遊微景點+廉潔文化」、「鄉村振興+廉潔文化」等標識突出、內涵豐富的廉潔文化教育陣地。通過持續發力,目前北川縣已建成四川省市縣三級廉潔文化基地11個,打造廉潔文化長廊、「廉政廣場」、「清廉村居」等廉潔文化示範點20餘個,推動廉潔文化處處可見、時時可學。同時,為破除線下參觀廉潔文化教育場館的時間、地域限制,北川縣紀委監委還以數智賦能廉潔教育,加快廉潔場館數碼化建設,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試點,打造集展現、宣傳、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看的見的網上數字展館,360度真實還原立體的現實場館,開展「雲遊『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直播活動5場,線上參觀超10萬人次,單場點讚數超6萬。

    警示促廉 常敲廉政警鐘

    用好身邊「活教材」分類警示「身邊人」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近年來,北川縣紀委監委將每年的紀委全會日定為「紀律教育學習日」,將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開展警示教育納入縣紀委全會的固定議程,通過集中梳理歸類本地自辦的不同層級、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典型案例,深度剖析製作警示教育片,有針對性地組織全縣黨員領導幹部進行觀看,提高警示教育的針對性和精準度。據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縣紀委全會上觀看的警示教育片,而且片中的『主角』還是全縣黨員領導幹部的身邊人,講的也是他們的身邊事,這種教育方式具有很強的「帶入感」,警示教育的對象也更精準、意義更深刻、更能發人深省。此外,北川縣紀委監委還通過開展紀律教育周活動、選聘羌音「廉」播大使、組織「紀法宣講小隊」送廉上門宣講、印發典型案例通報、參觀廉潔文化基地、現場宣佈處分決定、分層分類組織公職人員旁聽庭審等方式,時刻提醒黨員幹部慎獨慎微慎始慎終,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2022年至今,北川縣紀委監委共組織「一把手」撰寫四川省市紀委警示教育教材學習心得300餘份,印發典型案例通報10期11件,現場宣佈處分決定23次,開展各類警示教育活動82場次,受教育黨員幹部、國家公職人員1700餘人次。(記者 張寶杉 通訊員 伏翠霞  母靜萍)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