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中华大地

跨越700公里,病危新生兒在深獲救

2024-03-01
来源:香港商報網

    大年初四(2月13日),深圳市兒童醫院急診轉運團隊從700公里外的廣西南寧,跨省轉運接回一個高危新生兒。患兒出生後呼吸困難,確診先天性雙側聲帶麻痹、喉軟化病、IV度喉梗阻,性命危在旦夕,需要有創呼吸機支持。入院後,經手術治療寶寶恢復良好,近期將康復出院。

    新生兒跨省轉運成功

    在南寧出生的涵涵(化名),出生後便呼吸困難,依賴氣管插管維持呼吸。當地醫院初步診斷為「聲帶麻痹、喉軟化」。大年初三(2月12日),家長多方打聽得知深圳兒童醫院耳鼻喉及新生兒團隊在這類疾病的診治上經驗豐富,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因此,聯繫了新生兒科梁穗新主任,提出了緊急轉院治療的請求。

IMG_1198.PNG

    「孩子病情嚴重,這麼超長距離的跨省轉運,難度很大。」深圳市兒童醫院兒童疾病轉運中心負責人齊穎介紹,由於患兒病情特殊,返程途中對氣道、呼吸、體溫、內環境的管理要求極高。加之春節期間路況不確定性,轉院難度較大。

    2月13日,轉運團隊上路了。到達南寧後,他們第一時間來到病房,詳細了解患兒病情,認真進行轉運前評估和準備。一個小時後,患兒安穩地睡在轉運平台的暖箱內,各項監測指標穩定,踏上歸途。危重患兒轉運,途中的監護和管理尤為重要,醫護團隊時刻關注患兒情況,適時清除氣道分泌物、定時鼻飼餵養、持續監護生命體徵、適當鎮靜防止脫管,一秒都不敢鬆懈。歷經9小時跋涉,當晚23:55,患兒終於被安全送入深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

    微創手術四兩拔千斤

    入院檢查時,涵涵被確診為「先天性雙側聲帶麻痹、喉軟化病、IV度喉梗阻等」,性命危在旦夕。必須儘快手術!經過多個科室多次討論,手術方案確定下來:聲帶外移固定術+聲門上成形術。

    「拿下這台手術,難度不小」,主刀的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潘宏光,曾在國內率先開展「聲帶外移固定術」,治療先天性雙側聲帶麻痹,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一次,他還是很謹慎:首先,新生兒的聲門口很小,在選擇固定線穿刺位置的時候需要十分精確,即使1毫米的誤差都能使固定位置產生偏差,進而導致手術結果的天壤之別;其次,由於是新生兒氣道手術,術中可能出現氣道痙攣,氧氣供進不去出現窒息。新生兒咽喉小手術操作空間小,為了確保手術安全,術中得確保供氧的管子不能拔出,這也增加了手術難度。不同成人,新生兒缺氧耐受力是極差的,特別是這種有着呼吸系統基礎疾病的孩子,缺氧會危及生命。手術不僅考驗着手術醫生的業務能力和心理素質,對麻醉醫生來說,也是一大考驗。

    手術開始後,潘宏光先在患兒聲帶上下方各穿入一根不可吸收的縫線,隨後利用其中一根縫線套住另一根固定線,將固定線一端拉回皮膚,使其「騎跨」於聲帶上下端。通過拉拽固定線產生向外拉力,並在頸部用矽膠片固定,達到微創長期開放一側聲門的目的,糾正了聲帶不能運動導致的呼吸困難,也避免了氣管切開術,有利於患兒像正常兒童一樣呼吸、說話和社交上學。30分鐘後,手術順利完成,大家鬆了一口氣。

    術後,新生兒科接力救治:在常規的抗炎抗返流、減輕喉頭水腫等治療三天後,梁穗新主任為寶寶撤除了氣管插管,改為無創通氣。經過新生兒科和耳鼻喉科醫護團隊精心的治療和護理,目前他的各項指標正常,呼吸平穩,已回到父母的懷抱,即將可以康復出院。(記者 林麗青 通訊員 深兒醫)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