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中华大地

合肥高新區多措並舉力促高質量就業

2024-06-11
来源:香港商報網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以來,安徽省合肥高新區堅定不移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優勢,全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截至5月底,全區新增城鎮就業近1.1萬人。

    企業+高校:提前謀劃 海量崗位

    2023年,合肥高新區高成長企業達139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4家、國家高企達3014家,均居全市第一。這裏集聚了陽光電源、科大訊飛等一批優質上市公司,超10萬家市場主體,全區從業人員達54萬人,本科及以上佔比近50%。

    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2024年畢業季已經到來,合肥高新區應時而動,提前謀劃「中國聲谷·量子中心」組團招聘,充分調研企業需求,積極對接高校,第一時間確定引才計劃。多渠道與用人單位建立聯繫,省內外同時兼顧,線上線下雙向聯合,帶着誠意「走出去」,主動做好「請進來」。

    通過合肥高新發布、合肥高新人才公眾號等渠道,合肥高新區面向全區重點企業單位廣發邀請函,總計200餘家企事業單位報名參加,涵蓋了中國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四創電子等重點單位,提供了2000餘崗位,超1萬個人才需求,為組團招聘增加了更多吸引力。

    省內+省外:十城攬才 收穫頗豐

    在「中國聲谷·量子中心」合肥高新區2024年春季組團招聘會合肥大學的現場,熱火朝天、人山人海,不時有學子諮詢心儀的崗位,反響十分熱烈。據了解,此次招聘活動由合肥高新區組織人事局主辦,參會企業達86家,提供需求崗位超3000個。其中不乏美亞光電、安科生物等知名上市企業,也包括芯碁微電子這類新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

    芯碁微電子招聘負責人表示:「這次招聘會,我們滿懷誠意而來,也感受到了廣大學子的熱情,招聘效果讓我們很滿意,希望之後能和校方建立更有效的合作培養機制。」

    除了在省內招募英才,高新區還積極組織區內企業赴外地高校廣發「英雄帖」。3月,高新區招聘團攜28家企業,超1200個人才需求,走進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及武漢理工大學,實現企業與學生的「雙向奔赴」。現場提供高質量就業崗位1238個,收到簡歷1173份,初步達成就業意向534人。

    「這次招聘會企業多,質量也非常高。我是學機械專業的,符合不少崗位要求,最難得的是企業還提供培訓實習的機會,不少企業提供的薪資待遇也很可觀。」來自武漢理工大學的一位安徽籍學生表示。

    5月,合肥高新區組織本源量子、中科星圖數家重點單位赴中科大蘇州高等研究院參加信息類專場招聘,現場收到簡歷457份,其中碩士簡歷454份,博士3份,初步達成就業意向176人,其中博士3人,碩士173人。

    今年以來,合肥高新區在全國各地開展主題招聘會活動,大量引進優秀人才。目前已走進全國10座城市、35所重點高校,開展校園招聘會40場,組織參與企業超1200家次,達成就業意向超7600人。

ahbb0611ct-2.jpg

線上招聘直播間

    線上+線下:雲端引才 反響熱烈

    「企業招收應屆畢業生嗎,實習期大概多久?」「現場可以直接面試嗎,展板的薪資待遇屬實嗎?」「有電子信息專業對口的企業崗位嗎?」……在合肥工業大學的專場招聘直播中,一條條提問填滿了彈幕。「現場招聘+線上直播」的形式吸引了更多求職學子的關注,也為無法親臨現場的畢業生開通了求職快車道。

    今年春季,在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新華學院及安徽三聯學院的4場招聘均同步開展線上直播,總觀看達6.69萬人次,線上簡歷投遞量達5701份。除了直播招聘,合肥高新區還積極利用雲聘會小程序拓展線上招聘渠道,各招聘單位提前在小程序上傳招聘簡章,方便求職者隨時查找崗位、投遞簡歷。春季以來已開展線上專場招聘245場,參與企業4000家次,收取簡歷超1萬份。

ahbb0611ct-3.jpg

合肥高新區科大矽谷中安創谷片區

    補助+培育:支撐就業 壯大產業

    除了開展各類招聘活動之外,合肥高新區還全面落實就業政策,積極開展就業政策宣傳。今年以來,共爭取中央和省市就業資金5000餘萬元,區級配套就業專項資金1500萬元,發放春節留工補助、新增設就業補貼、高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補貼等各類就業補貼資金3000餘萬元,發放就業技能培訓補貼120餘萬元。

    高質量發展的過程,就是就業提質擴容的過程。合肥高新區堅持依靠發展促進就業,通過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目前已集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新興和未來產業企業2500餘家,今年1至5月,已累計提供高質量就業崗位超1.5萬個。

    合肥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定不移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進充分就業社區建設,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充分發揮區域科創優勢,鼓勵創新創業,加大市場主體培育力度,以創業帶動就業;同時堅持優化就業環境,提升就業公共服務能力,全面落實就業保障制度,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多維發力推進居民高質量充分就業。(劉浩 朱瀅 劉暢 柏永)

    頂圖:安徽新華學院招聘現場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