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中华大地

皖祁門縣:示範戶「鬥茶」 茶產業「飄紅」

2024-06-14
来源:香港商報網

    「傳承和弘揚祁門茶文化,發掘和培養民間制茶技藝人才,弘揚祁門茶葉文化,推廣手工制茶技藝,推動茶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在祁門茶葉的氤氳的香氛中,一場別開生面的鬥茶大賽在安徽祁門縣舉行。

    6月13日,安徽黃山市祁門縣第一屆農業科技示範戶鬥茶賽在當地舉辦,現場茶香四溢,令人沉醉。據悉,茶產業是祁門傳統優勢產業,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較好的產業基礎,在縣域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作為祁門最重要的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祁門擁有茶園19萬畝,人均一畝茶,現有各類茶企600餘家,2023年茶葉產量7568噸,綜合產值65億元,茶農人均茶葉純收入超7000元。

    鬥茶「烽煙」再起 25份茶樣競逐狀元

    鬥茶也叫做斗茗、茗戰,始於唐朝,盛起於宋朝,是茶人之間在春茶採制時以優良次序排名的一種賽事,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本次賽事隨機從800戶中抽取5戶從事祁門紅茶的農戶,對他們生產加工的祁門紅茶進行審評。此次參加鬥茶賽共有25個樣品,全部是祁門紅茶四大花旦之一的祁紅毛峰,其中含5個野茶,5個示範戶分別按照生產日期周差來提供5個茶樣。

    這場大賽不僅是技藝的較量,更是一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決賽現場,茶香瀰漫,評委在擺滿茶葉樣品的桌子前走動,經過查看茶葉外形、泡水、聞嗅、觀察茶葉泡後舒展情況,來進行評判。另外一邊,茶商、茶農和愛茶人士正緊張地觀看着比賽情況。

    審評人員從茶葉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與葉底進行打分選出前三名,同時讓示範戶參與其中,親身體驗茶葉審評工作。審評結束後,審評人員對於個別茶樣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分析,提出了改進意見。

    助力黃山市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是黃山市2024年「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祁門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祁門紅茶是黃山市茶產業發展的主力軍。一直以來,祁門多舉措加強茶園綠色防控,培育茶葉方面新型職業農民,這次組織鬥茶賽,旨在分析祁門紅茶品質存在的問題與改進,進一步提高群眾制茶水平,不斷提升祁門紅茶品質,共同促進祁門縣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好茶是種植出來的、加工製作出來的,也是『斗』出來的。」該負責人表示。

    走好鄉村振興路, 一片綠葉變「金葉」。近年來,祁門縣委、縣政府紮實推進「三茶」統籌發展,全面推進綠色茶園防控,不斷提升茶園管理水平,讓良好的茶葉品質成為茶產業蓬勃發展的堅實基礎。同時,堅持品質立茶、品牌強茶、文化興茶,進一步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延伸產業發展鏈條,持續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位於神秘的北緯30度圈、黃金產茶帶的祁門,被譽為「中國紅茶之鄉」,生態環境絕佳,生物多樣性豐富,為祁門特有的櫧葉群體種茶樹生長提供了最佳環境,是世界級優質茶葉小產區,在中國茶業發展中占據着重要地位。2021年12月,祁門縣作為安徽省唯一代表加入萬里茶道申遺城市聯盟。(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汪媛)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