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中华大地

「小積分」推動「大治理」 皖黟縣「和美鄉村」春風拂面

2024-06-17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年來,安徽黟縣立足鄉風文明「六個好」積分制,將和美積分制、精品示範村與信用村建設相融合,全域推廣積分制,探索「積分制」信息化管理,強化積分結果運用,擴大積分應用場景,全面激發村民參與積極性、主動性,不斷提升鄉村產業發展和治理水平,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在黟縣古黃村,設立多年的生態美信用好超市成為了讓村民看得見摸得着的「真金白銀」,村民們將自發參與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移風易俗、志願活動、見義勇為等方面獲得的積分兌換成生活用品,充分激發群眾共同參與基層治理的獲得感和榮譽感。

    古黃村村民程根來說:自從積分制實施以後,我發現人居環境得到了改善,村莊更美了,水更清了。同時我們村民得到了實惠,也提高了我們衛生環境的保護意識。

    通過「積分制」工作的實施,古黃村鄉村治理曬出了「生態更宜居、鄉風更文明」的新氣象。古黃村依託積分制建設,將文明行為積分化,文明積分細則化,以「量化積分、動態管理」的模式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移風易俗、環境整治、鄉風建設工作做細做實。

    古黃村黨總支副書記胡云跟介紹:我們還根據我們村的實際情況制定「六個好」標準,尊老愛幼、家庭和善、還有鄰里關係、生態保護另外對村里工作支持,致富帶富等各個方面,對每項指標都賦予村民一定的積分,通過積分實施,整體提高了老百姓的素質,為和美鄉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積分制」工作的不斷深入,成為了村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對村民形成了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隨着鄉村治理的全面推進,黟縣創新積分運用方式,從原有單一的積分兌換實物,逐步形成與評先評優、鄉村建設、人居環境管護、入黨入伍、公益性崗位競聘等掛鈎的運用方式,推動了積分制在各領域的運用,極大的激發村民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全面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和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黟宣)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