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圍名歌》記載香江百年情-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风物

客家《圍名歌》記載香江百年情

2016-05-19
来源:香港商報

  葉德平(右)與幾名學生研究《圍名歌》,並親身行走歌中路線,這是梅子林村入口。記者 鄭玉君攝

  孟公屋誌鄉里情義 萬宜水庫淹爛泥灣

  客家《圍名歌》記載香江百年情

  【香港商報網訊】孟公屋傳頌一段鄉里間的情義史篇、萬宜水庫原來淹沒了爛泥灣、魷魚灣果真是海灣……這些認知全來自流傳百多年的客家歌謠《圍名歌》(又稱《新界竹枝詞》。這首由清末文人課餘所作的竹枝詞,描述了當時沙田、西貢、荃灣、九龍及大埔的地理風貌,用來印證今天面貌,發覺一些地方已出現變化或甚至不存在。有大專講師及其學生為令香港人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地方及其過往的歷史和文化,將之研究並發表文章。記者日前跟隨他們走訪《圍名歌》中西貢的一些地方,很驚訝地發現,歲月這洪流可將一切淹埋,慶幸有人曾作歷史記錄,可交代香港是如何走到今天。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學者葉德平領學生分頭研究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葉德平是大專講師,他帶領學生出席文化活動時,聽到講者唱客家山歌,這山歌內容就來自《圍名歌》,葉本身是研究詩歌的,學生的專科是中文,大家覺得這麼有意思的歌謠應要了解多些,於是在葉的指導下,學生分頭研究《圍名歌》的文本及文學意義、地名意涵等。去年底,將西貢部分的一些研究於研討會中發表,稍後亦會將一些所得寫進客家文化專書中。

  嵌入了村圍名稱和地名的《圍名歌》多達155首,一般港人對它感到陌生,但客家人會有熟悉感,因它多年前是村民在圍內常唱的歌,由於它在民間口耳相傳,沒有文字記載,流傳至今的版本有好幾個,葉的學生、研究《圍名歌》文本及文學意義的黃浩婷說,有客籍人士憑記憶將歌詞重新記錄的口述版本、民國手抄本、以民國手抄本為底本的校勘版本。

  作者是清代秀才私塾老師

  據文獻記載,《圍名歌》的作者是清代(19世紀末)兩名秀才私塾老師,居於沙田石古壟的許永慶及火炭九肚村的羅文祥。不過,葉德平指有關記載都是轉引,是否二人合作未能確定,但根據其中一名口述人士稱其所習《圍名歌》由許永慶所教,許是作者之一甚為可取。

  《圍名歌》每首詞有4句,內容盡是地名、景物、名勝、風俗及民情,研究這些究竟有何意義?葉德平坦言,當談到新界原居民,好多人只聯想到特權,但幅員遼闊的新界豈只是這些,「新界好多地方,其名稱背後好有歷史文化意義,但沒幾個香港人認識自己的地方,了解自己的居住環境」,而香港由從前的英國殖民地到回歸後成為自由行城市,面貌正在急速變化中,以前的鹽田梓、魷魚灣、馬遊塘等地方的固有歷史,將逐步可能消失,他跟學生所做的,說得上是一項搶救行動。

  歌詞記載「將軍澳處景繁華」

  例如描述將軍澳的有這一首:「聞道茅湖屋數家,將軍澳處景繁華,魷魚灣起波中錦,水面生涯莫浪誇。」葉德平指從前的將軍澳在海邊,魷魚灣亦是,但經過翻天覆地的發展,魷魚灣已成公共屋邨所在地,將軍澳一帶海岸線早已變遷。還有:「滘西隔海打蠔墩,黃竹洋日已昏,行向爛泥灣裏過,蜑家灣上捕魚忙。」這裏描述的漁家風光早已消失,最堪記取的是爛泥灣,這裏上世紀60年代住有數百客家村民,因政府要發展西貢萬宜水庫,村民無奈捨棄家園,爛泥灣從此被長埋水塘下,我們今天能有穩定的水源,少不了水塘換村家這段歷史。

  葉德平說,許永慶是私塾老師,很多學生來自附近村落,設想許最初寫詞時,目的應是希望學生學習通識,認識地貌、風土和人情,未想到經過多年後,會有歷史價值等問題。事實上,該歌除了景物外,人情故事也很令人感動,如這4句:「何人來接孟公屋,風物人倫亦蔚然」、「烏龜沙上景盤桓,大水坑源水一灣」,就記載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一段300載兄弟情延續到現代

  原來孟公屋成氏與大水坑張氏,他們的祖先是同母異父的兄弟。成氏的祖宗成檳元(清康熙年間),經商期間遭逢強盜,命喪途中,其妻子鄒氏向丈夫友人張首興求助,獲張收留,鄒氏感激張仗義,後帶同幼小嫁與張。鄒氏與成檳元原有一子國珍,再嫁與張首興後亦生子子龍,張為免故人絕後,讓故人之子長大後恢復成姓,並義助他遷往西貢孟公屋開枝散葉。成國珍為感謝張首興,每年農曆年初二必攜家眷到沙田大水坑村,舞麒麟向張氏拜年,此習俗維持300多年,到上世紀90年代,兩族改為隔年互訪。

  這段300載的兄弟情仍活生生的延續到現代,而百多年前的《圍名歌》就已有記載,見證了令人動容的道德情操。

  師生走茅坪古道訪尋故人情

  香港的發展有多急速?當走回百多年前《圍名歌》作者行走過的路線,會發現自然景象依然存在,人類的活動痕則幾乎毀壞殆盡,然而就從殘垣中,仍可勾勒出當年的生活狀況。

  葉德平師生所走的路線,來自這一小段《圍名歌》:「梅子林間再一行,遊遊不覺到茅坪,迴環聳翠多奇景,黃竹山高不必驚,石壟仔是定行蹤,直上昂坪捉地龍,回首馬鞍山頂望,居然人在廣寒宮。」這裏點出了5條村,包括梅子林、茅坪、黃竹山、石壟仔及昂坪,昔年村民進出,主要靠茅坪古道。

  一小段歌詞點出5村落

  這天隨同考察茅坪古道村落的,還有兩名對古道一帶十分熟悉的行山達人Eric及來Sir。我們由沙田梅子林路出發,路過梅子林村路口,進入古道,途經茅坪新屋、黃竹山村路口、石壟仔村路口、昂坪村及昂坪高原,終點在馬鞍山村。

  5條村昔日都有不少人聚居,但到了今天,除了有馬路到達的梅子林村,全都荒廢。來Sir說主因是受到萬宜水庫影響。政府上世紀60年代興建萬宜水庫,將新界東面的雨水收集引入水塘,令世代務農的村民無水可耕,生活越趨艱難,加上這些村落位於山裏,交通不便,村民都陸續搬往北港坳附近地方,故現時有石壟仔新村、茅坪新村等。而供5村子弟就讀、位於茅坪坳的聯達五鄉公立學校亦關門大吉。唯一尚存的是村中祠堂,離去的村民仍有按時致祭。

  乍見梯田水稻顯現光芒

  佔地甚廣的茅坪村,分有新屋及老屋,在古道上面及下面,這一帶除了廢屋,亦有一些平整的石頭遺跡。Eric說,這是茅坪的生態系統,因該地是山地,為了可耕種,要開墾成水平位的梯田,石頭就是用來圍梯田的,亦可防止水土流失。這些石頭遺跡經過自然洗禮,滿布青苔,有些被大量草樹包圍。

  記者臆測,許永慶當年行走的古道,腳下石塊被村民走得光滑,青苔難現,古道兩旁開揚,少見雜草雜樹,走呀走,不經不覺到了茅坪,乍見梯田水稻在陽光下顯現耀眼光芒,所以許才能說得出「遊遊不覺到茅坪,迴環聳翠多奇景」。

  不過,相信很多許永慶看到的景象都已消失,唯獨可存的,是千秋萬世的石壟仔石林,還有形如馬鞍的馬鞍山。從梅子村,可遙望這片龐大的石林,來Sir說在石壟仔祠堂後的石林直徑達200米,要橫越最少一小時。

  回首馬鞍山人在廣寒宮

  而許永慶當年在什麼地點看見馬鞍山,葉德平相信是在昂坪高原,因為我們一行人沿古徑,是先到石壟仔,再到昂坪高原,正符合了「石仔是定行蹤,直上昂坪捉地龍」的說法。

  繼而昂坪高原是一個很遼闊的平地,百多年前無光污染,估算許由日頭走到月出,獨自一人在高原上,不免有淒冷之感,於是有「回首馬鞍山頂望,居然人在廣寒宮」之句。

  惟今時昂坪這片高原已成遊樂及露營之地,仍可感受到的,是捉地龍的滋味。地龍,就是蚯蚓,由大金鐘流下的水,聚於昂坪,適合耕種之餘也宜蚯蚓生存,在昂坪村及高原一帶,蚯蚓的排泄物隨處可見。從此點就印證了《圍名歌》作者所言之真確性。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