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匯力量 活化白沙澳-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风物

民間匯力量 活化白沙澳

2016-09-22
来源:香港商報

何氏大宅屋簷下的浮雕裝飾,經歷百年依然清晰可見。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周駿報道:西貢北有條老村白沙澳,顧名思義「白沙、澳」(有泊船之意)應該是一條漁村,事實上,白沙澳只是山谷中的客家小村。其村無海可望,但山谷河溪繞村而過流入海下灣。村民表示,70年代初,政府截取河溪水集於萬宜水庫儲存,務農為生的村民因此無水耕種,加上農業式微,村民多移民海外謀生,令逾200年歷史的白沙澳村荒廢。上世紀80年代末,外籍居港人士租住白沙澳下洋村「京兆世居」并修繕,現時,港人亦出資參與修繕白沙澳的何氏大宅,誓以民間智慧和財力活化客家鄉村,惟交通設施落后,村民更冀望政府擴寬村路。

  百年何氏大宅建築結構完好

  生活在西貢的一些原住居民認為,白沙澳應該是靠近海灣的漁村,即使於白沙澳生活的原居民村長何志超對村名的由來亦是搖搖頭,也難怪,現時該村已無長者居住,知者甚少,而有證可查的是康熙、嘉慶年間《新安縣志》記載,白沙澳村屬官富司屬村莊,劉氏家族於1805年到達白沙澳,林、葉及黃氏於1810年至1820年間建村。民間相傳,翁氏祖先則是19世紀初,已由閩粵沿海遷移至西貢海下灣建村。20世紀初期,翁氏祖屋擠擁,年過40歲的翁仕朝(1874至1944),便攜帶家眷遷至鄰近白沙澳下洋村建「京兆世居」大屋。而他的世交何奕高也在一路之隔的白沙澳建何氏大屋。

  現時白沙澳村村長何志超正是何奕高的孫子,他表示,何氏由深圳鹽田而來,他爺爺以前行船,在外地賺錢回來建這間大宅,花了很多心思,亦投入很多資金。聽聞當時用於建大宅的錢,足夠在大埔買一整條廣福道,今天,經歷百餘年的大宅,其建築結構完好、建築裝飾仍然很靚。他和政府都有意將大宅列入古建築歷史評級,但政府開出條件太多,而用於維修的基金最多亦只是100萬元,僅能修繕大宅屋頂,他作為大宅司理,有責任吸納各方資金維修大宅,通過修繕大宅傳承白沙澳客家村文化。

  前期修繕已投放200多萬元

  何志超同時表示,他曾在村中明新學校(現時的白沙澳青年營)讀過書。當年,學校除了接收本村子弟讀書外,還接收附近5條村的子弟讀書,所以,他對村校有一份情誼。他憶述,白沙澳村在鼎盛時期,劉、翁及何等數姓氏共計20餘戶,惟70年代初,政府截取河溪水集於萬宜水庫儲存,以務農為生的村民因此無水耕種,加上農業式微(本地工業興盛),99%原住村民或入市區或移民海外謀生,逾200年歷史的白沙澳村荒廢,現時村中只有他和他哥哥從海外返回香港,家鄉沒有發展,村外交通設施沒有任何改善,僅有的一條馬路并非為村民修建,而是為萬宜水庫所建,而村口有很多農地,因無耕種,又河道堵塞,水浸農地被規劃為所謂的濕地,一些團體又稱發現好多魚種,令鄉村發展變得非常困難,要活化鄉村,道路是漫長的。

  記者在白沙澳村所見,村口已有幾塊耕作的農田,村中已修繕的白色村屋傳出一曲交響樂,一外籍女士安坐屋中,邊看邊聽音樂,享受田園生活。何氏的大宅赫然於高坡之上,建築青磚黛瓦,牆角碉樓矗立,大宅由祠堂、中堂、8間房組成,其建築主體完好,但內籠破舊不堪,正在為大宅內籠進行修繕的租客葉漢明表示,他個人有興趣耕田種菜、影相等戶外活動,由於和大宅的業主、何村長是好朋友,兩年前租下大宅中3間房,決心將餘下數間房逐步修繕,前期已投下200多萬元,暫時修繕兩間屋,之后,再籌集資金逐間屋修繕。

  聖母無玷之心小堂 136年歷史

  他講修繕大宅過程時表示,當初租下大宅時,四面透風,冬天巨蛇、蟲藏於屋梁之上,其中,中堂屋頂木質頂梁表面完好,但其實,木梁兩頭被白蟻蛀空,解決方法就是換上金屬通管,然后鋪上金屬板,同時,保留金屬板上層的屋瓦原貌,更換破爛屋瓦,僅屋頂修繕就已用了100萬元。修繕屋頂之后,室內是冬暖夏涼,不用裝冷氣機,而村中6間村屋,每間都有一部冷氣機。

  與白沙澳村文化不可分割的則是教堂建築「聖母無玷之心小堂」,這座天主教堂建於1880年,距今有136年歷史,經過多次維修,較客家村屋保護得更好,現時教堂對信徒開放,而該教堂建成背后還有一個故事。公元1880年前,天主教傳教士利用協助白沙澳村與新界五大姓氏之一的鄉村解決租務沖突之時傳教,令這條客家村數十名村民領洗皈依天主教,之后,整條村村民因信教而成為教友村,當年,在村山坡前的「聖母無玷之心小堂」,成為該村傳統文化密不可分。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