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康熙年間,傳說在閩籍翰林學士李光地的安排下,五位南音樂師從泉州來到紫禁城,御前獻技。由於其音宛若陽春白雪,康熙皇帝一聽難忘,嘉許其為「御前清客、五少芳賢」。從此,福建南音就被譽為「御前清曲」,而藝人在演唱時,也會豎置明黃羅傘以紀念這段歷史。
千古郎君祭
福建南音,又稱為南管、南曲、南樂、弦管、郎君樂等。前者,是因其地理位置而名之;後者,則因為南音樂者皆祀祭奉孟府郎君為樂神而得之。孟府郎君,即五代蜀主孟昶。歐陽直卿《溫臾詞話》記曰:「(孟昶)美豐儀,喜獵,善彈(按:彈弓),好屬文,尤工聲曲」,因花蕊夫人之故,被宋太祖追封其為「郎君大仙」,「特賜春秋二祭」。自此,「郎君大仙」就成為了南音弦友奉祀為弦管之祖。至今,每歲春秋二季的「郎君祭」,奉者仍以弦管唱和伴以儀式祭祀。
簡而美的樂器:上四管與下四管
福建南音主要以「十音」演奏,包括:琵琶、二弦、三弦、洞簫、響盞、雙鐘、四塊、叫鑼(合稱下四管)、拍板、玉噯等十種樂器,其中又有「上四管」與「下四管」之說。「上四管」是指琵琶、洞簫、二弦、三弦四種,而這裏的琵琶又稱為「南琶」,是唐代的遺制,演出時須橫抱按奏。「下四管」是指響盞、小叫、四寶、雙鈴四種小型敲擊樂器,聲音輕盈,清徹動人。
演出時,舞台上會放置明黃羅傘一把,上書「御前清客」,台前又會掛上兩盞殷紅宮燈,繡有龍鳳紋飾。而「上四管」會分處四角,「下四管」則或站或坐於中央。當樂曲悠悠奏起時,彷彿把觀眾帶回三百年前。
南音植根香港六十年
福建南音在上世紀植根香港,至今已整整六十年了。
「南音組於1957年成立,以弘揚南音藝術為己任,在這六十年來不斷推動本地南音藝術的發展」,福建體育會南音組副監事長陳國雄先生帶一口濃濃的閩南腔說道。
「每個星期日下午,我們這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在會所練習。」陳先生除了堅持每周操練外,還帶領了南音組參與不少交流活動,例如本地的南音演唱會,以及在泉州舉行的第十屆國際南音大會唱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象》
寒來暑往,時間隨着地球流轉不歇。世道轉移,我們可以靜默以待,也可以自強不息。跟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福建南音也面臨着傳承的問題。
訪問當日,陳國雄先生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年輕的一代連閩南話都不會說,別說要他們學習南音」。誠然,作為一個生於福建、長於香港的第二代福建人,我的閩南話其實並不流利。而我更可以想像,不久的將來,在缺乏年輕一代參與的情況下,南音或會日漸式微。面對這個局面,陳先生選擇了自強不息,堅持每周練習,珍惜每一次演出機會,務求為社會大眾提供一個認識的機會。
註:2009年9月30日,「福建南音」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錄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4年6月,更成為了《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的第2.15項,內容是「福建群體在紅、白二事的場合都有福建南音的歌唱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