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形巨竹棚 鐵皮打造郵箱 聯和趁夏墟展現歷史文化-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人字形巨竹棚 鐵皮打造郵箱 聯和趁夏墟展現歷史文化

2017-08-24
来源:香港商报

 

  「人」字形竹棚糅合搭棚工藝和現代建築設計。實習記者 黃顯詩攝

  市民與表演嘉賓做出「聯物和人」的象徵手勢。

  聯和戲院的外圍吸引遊人到場拍照、參觀。

  上水,是內地與香港的主要交接點。上水現時的繁榮,除了因「一簽多行」的政策外,同鄰近上水的粉嶺「聯和墟」早在上世紀50年代已經是新界北區的「百老匯」有關。聯和墟是戰后香港首個興建、具規劃、現代化的新式墟市,由當時粉嶺、沙頭角、打鼓嶺和部分大埔區村民集資成立,1951年正式建墟。當年的聯和墟占地61萬平方米,而中央建立的有蓋市場為三合土建築,設有60個檔位,主要為售賣洋貨及雜貨,其后更加入跳舞學院及電影院等。早前「健康行動」與協辦單位文化葫蘆於聯和舊街市舉行「聯和趁夏墟」的歷史文化展覽。當日,有不少粉嶺街坊到場參與,更有很多曾居住聯和舊墟的舊街坊到現場支持活動展覽。香港商報實習記者黃顯詩

  竹棚2000尺寓意聯物和人

  展覽為推動傳統建築智慧,糅合搭棚工藝和現代建築設計搭建成「人」字形竹棚,帶出新舊并融的寓意主題「聯物和人」。竹棚約2000尺,由構思到搭建只用了兩個星期,所采用的物料與建築地盤一樣;利用帆布作展覽的上蓋,遮擋陽光并加上天藍色的圍網作裝飾,而棚與棚之間加上暖色系的黃色、橙色、紅色圍網作戲棚內的天幕設計。內外的色彩對比,加上傳統工藝的技術和具時代感的設計別樹一格。

  竹棚內有「藝術放送線」活動,主要是歌唱表演,另外開放聯和舊墟的有蓋市集,場內同時舉行「歷史文化線」和「聯和舊時線」活動。「歷史文化線」以走廊式展覽介紹香港北區的歷史發展;由一個人煙稀少的地區到建立墟市,供應生活必需品的市場,到現在繁榮的北區當中每一位推動新型墟市的要員及村落都功不可沒,聯和墟就代表著粉嶺發展的里程碑。當日的義工婆婆指,現時墟市會於星期二、三、五早上派發一些生活物資(米、蔬菜等)給予區內的老人家。

  派懷舊食品麥芽餅缽仔糕

  當日活動最令小朋友雀躍的是「聯和舊時線」,不論在竹棚內、墟市內都看見小朋友力抵酷熱天氣,積極地參與各個活動,包括智力游戲的懷舊方塊拼圖、活現上世紀村校的課室樣式、現代藝術家的畫作展出及墟市茶寮舊模樣等等。現場更免費派發懷舊食品,有麥芽夾餅、缽仔糕、酸蘿蔔;由於墟市內沒有冷氣裝置,只有風扇為游人降溫,單位提供免費糖水給予游人。另外亦免費派發本地種植蔬菜,特別之處是用水草紮實,全面活現舊墟情景。

  單位亦邀請多位專業師傅在場展示工藝品的制造,如14歲從廣州來港的枝叔,即場示範如何將一塊鐵皮打造成舊式郵箱,他以簡單的工具,一上一落的拍打,枝叔說他就是以這套動作做至退休。枝叔的示範引起圍觀的老人共鳴,上一輩都紛紛向后輩解說從前的生活方式。

  枝叔工藝引圍觀老人共鳴

  懷舊的手工吹波糖,吸引了大小市民嘗試。

  枝叔展示已完成的鐵皮信箱。

  走廊式的「歷史文化線」展覽介紹香港北區的歷史發展。

  在是次活動有份參與策劃的註冊建築師李仲明,本身亦是文化保育人士,他指戲棚搭建技術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一定的價值,戲棚主要由竹、杉構成梁柱及框架,外蓋鋅鐵片遮陰擋雨,這次展覽刻意用到竹棚技藝是為了向傳統的竹棚師傅致敬,亦都希望透過不同的文化導賞活動,藉此得到外界關注,對不同的歷史建築物進行復修重建、活化再利用并持續循環舉行展覽活動。

  香港由80年代經濟起飛,到如今回歸20年,公眾對本地歷史、文化更為關注,新一代年輕人亦經常打著「本土」的頭銜,香港的歷史、文化其實存在不同的角落。每一次當歷史建築面臨拆卸,就會成為不少人士的「集體回憶」,李仲明認為當中有很多建築仍然有利用價值,盼不同類型的歷史建築物如聯和舊墟般都能夠持續運用。

[责任编辑: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