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移的傳統鄉藝 香港潮汕英歌舞-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专栏

南移的傳統鄉藝 香港潮汕英歌舞

2018-01-15
来源:香港商报

  在多個香港傳統節日中,會遇上一群服飾華麗、扮相驚人(大花面)、全程舞動的項目,那就是潮汕英歌舞。

  巡遊隊中驚喜現身

  天后誕期間,元朗及屯門大巡遊,隊伍中忽見數十個由頭到尾(雙腳)都經化妝表演組合在造型在舞動,那景況無不使圍觀者發出驚嘆、喜悅;小童更是手舞足蹈、依樣葫蘆地擺動身軀,把母親都逗樂了。

  那些英歌舞係潮汕一帶極具歷史及地方色彩項目。自清代乾隆後,以名著《水滸傳》中「攻打大名府」內容演變劇目,突出《水滸》中各英雄形象,誇張七彩的臉譜令人一見難忘,當然欣賞者也須熟讀《水滸》才能更深切體會。

  據廣東人民出版社於2014年出版的大型圖文集《普寧英歌》,作者王史風專文談及的「英歌的傳承發展」所云,普寧英歌傳承發展至清末民初,各地鄉社英歌班已十分普遍。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到2013年的60年間,每年春節普寧市區均舉辦大型文藝活動即必有英歌調演。1986年文化部調查得已有英歌隊150多支,多次進京表演,奪得多項金獎。2006年6月,普寧英歌被國務院批准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演出苦況難以想像

  整個英歌舞表演程序,一般分作前棚、中棚及後棚三部分。前棚為英歌重要部分,以群體舞蹈方式表現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時的英勇氣概。各表演者均作武士打扮,分別為頭槌、二槌、三槌及四槌,最後由男扮女裝的孫二娘、扈三娘戴頭套、披披肩,圍裙及繡花鞋;其他表演者均以濃烈色彩粉飾。

  關於臉譜使用的顏料,即用白蠟和色彩料加熱熔化,鋪畫於臉上,後改水畫,將蕉汁和白色粉混和做底色,再用其他色料和牛皮膠水混合,以毛筆繪於臉上。由於舞者不斷以動作演出,正所謂大汗疊細汗,塗色上臉使其耐久而不易溶化,確要有精心構思適當色粉材料。一次演出,幕前幕後工作人員的辛勤是一般觀眾難以想像,也正因為有那些傳統藝術的流傳,才使平淡生活帶來衝擊,令人生更感多姿多采。

  英歌隊青年被認男子漢

  中棚以民間軼事趣聞、風趣詼諧地方小戲娛賓,常演「佛公佛母」、「洗佛」、「蘇六娘」等。

  後棚為武術表演,各種拳術套路、槍棍刀單打,雙打、混合打,其後以「打布馬」收場,各類精彩表演,歷經長年累月亦隨時勢而有所改進,現代社會新元素也隨當局政策而配合,正是新人新作風新時代的展現。

  「英歌鑼鼓響、心蓬敞」這是潮汕普寧民間俗語,意思是激動喜歡。英歌隊的青年人被認為是真正男子漢,也是姑娘們擇偶的首選。吉祥、祛邪、平安係英歌深層象徵,故英歌隊所到之處,必人山人海一片歡騰,崇尚英雄的情懷表露無遺,英歌舞聲樂將深深孕育在每位港民腦海中。

  參考資料:《普寧英歌》 圖文集,陳華南、王史風主編。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