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公敬佩發叔疏爽慷慨孝順-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专访

孫公敬佩發叔疏爽慷慨孝順

2018-05-07
来源:香港商报

  前香港政府政制事務局局長、民政事務局局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及教育局局長,人稱孫公的孫明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對發叔也有一份懷念,原來他與發叔有46年的交情。

  1969年孫明揚就認識劉皇發,當時他們都是年輕人。由於孫公的工作地點在元朗,而發叔主要在龍鼓灘,因而彼此交往不算多;直到1972年孫明揚負責發展沙田新市鎮,與此同時,屯門也正在大興土木,發展新市鎮,所面對的都是拆村、收地、賠償、搬村等等相同的問題,與劉皇發和新界鄉議局成員開始常有接觸,漸漸熟悉。

  發展新市鎮項目接觸發叔

  孫明揚說,由於1962年溫黛颱風帶給整個香港嚴重的破壞,新界沙田浸泡在水裏(當年沙田屬於低窪地區),因而政府在發展沙田的時候,特地將整個沙田的地勢填高了6呎多。政府徵收原居民土地,有些農地幾毫子1呎,雖說收地價錢很低,賣地的價錢又賣得很高,但是有很多看不到的開支,例如污水處理,公共設施、醫院、學校、公園等,這些都是政府為社區發展而做的建設,並與原居民分享紅利。

  1975年沙田馬場和彭福公園的填海工程,他仍然記得,當泥頭車倒下來的第一車泥,他正站在前面看着。他也看到不遠處有原居民的祖墳、金塔和風水樹。

  1977年孫明揚在布政司工作,負責處理土地問題,經常與鄉議局舉行聯席會議,專責討論發展新界新市鎮。當年定下的收地賠償比例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孫公回憶,當年發展新界,政府都會事先和鄉議局開會談好,然後再出來宣布,很多事情都是以這種方式解決的。例如大嶼山寶蓮寺封山事件,政府人員與方丈不熟稔,須靠發叔從中協調,達到雙贏的局面。

  政治人物面面俱圓

  談到與發叔有近半個世紀的交往,他由衷的說:「發哥很懂得做,是一位政治人物,一方面要罵政府,這樣對新界原居民有交代,增加自己威信,能夠服眾。另一方面,又會跟政府官員私下協調。今年鄉議局新春酒會,我看到劉業強主席也是這麽做,這是有必要的。」

  孫公十分佩服發叔兩點:一為人疏爽慷慨,光是請客吃飯就花費不少,另外是,為了解決新界社會的問題,在背後默默的出錢,這是鮮為人知的事。二侍母至孝。孫公回憶,發哥在屯門拿了兩塊地,要以母親的名義起屋,他事事想到母親,凡事為母親着想,這是難能可貴的,試問誰能做得到。

  作者简介:廖書蘭博士,祖籍江蘇武進,出生台灣台北,定居香港。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會長、亞洲華文作家協會香港分會會長、香港新界鄉議局議員。著作有《黃花崗外》、《煙雨十八伴》、《書蘭中英短詩選》、《放飛月亮》、《被忽略的主角——新界鄉議局發展及其中華民族文化承傳》。

[责任编辑: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