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公所被泥、水及雜草包圍。
法定古蹟屏山達德公所(下稱公所)重修五載,上月底終開放給市民參觀,有研究指公所與1899年新界村民抗英活動有直接關係,內裏一塊寫了百多名鄉民名字的石碑,就是為抗英陣亡英魂而刻,亦曾有村民要求公所成為抗英紀念館。然而多年過去,紀念館並無下文,而現在公所內陳示的資料,亦無說明百多名鄉民抗英死亡事件,有村民指重修後的公所很漂亮,但軟件上並無反映真正歷史,冀當局補充歷史資料,而民間研究者則指資料確實講得「不夠完全」。
重修開放的達德公所,古樸風猶存。 記者 鄭玉君攝
文 |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開光典禮拜祭英魂
古物古蹟辦事處於2006年10月公布斥資900多萬元復修公所,工程原定一年後開展,幾經拖延,於2013年公所列為古蹟才展開。上月30日,公所終成功重修對外開放,但開放信息並無向傳媒公布,只將相關資料如交通、開放時間等上載古蹟辦網頁。本月2日,屏山鄉低調地為公所舉行重修開光典禮,據參與典禮的文史研究者蘇萬興說,出席人士主要是該鄉一班父老、族長和屏山北區議員鄧慶業,外間人士則有官方代表古蹟辦一級助理館長伍志和,以及民間人士如他、香港史專家劉蜀永,資深旅行家陳溢晃等。
有161年歷史的公所,外間風景已由綠野平疇變成天水圍的高樓大廈。
開光典禮重點是拜祭英魂。一塊寫有英魂名字的石碑(石碑上方橫匾刻有「忠義留芳」四個金色大字)已扶正在公所後進明間,並簪花掛紅。由族長開始,各人上香、敬茶、敬酒,最後進行化寶儀式,每一個英魂都有一套衫、一對鞋,寫上姓名及那鄉人士,不過這套世俗儀式沒有提及英魂是為抗英而犧牲。
重修後仍保往日風華
記者早前往訪公所,從西鐵天水圍站聚星樓出口方向,走進一條短斜路便到達,但公所範圍此際仍被鋅板圍起,只餘幾米闊的鐵閘出入口。從進入道路及現場環境看,很容易令人誤會公所仍是修葺中的大地盤。
公所長年積水,忠義流芳石碑險被水淹,攝於2003年。
重修後的公所保留以往風華,青磚牆、花崗石牆基、人字屋頂,外形古樸,進門後,發覺地方十分寬敞,怪不得以往曾闢作孤兒院。牆上掛有不少木對聯,後進明間的英魂石碑前有長長的供,其上放有香爐、燭台,燒盡的蠟燭仍插在燭台內。
未提及石碑英魂抗英犧牲
後進兩邊放有資料板介紹公所歷史及特色,其中談及抗英部分說:「於1899年,新界鄉民以武裝行動抵抗英國接管,據說達德公所是鄉民議事的場所之一。公所後進明間有一塊於1938年鐫刻的石碑,相傳與抗英行動有關。」 而鑲在近門牆上的法定古蹟銅牌也說:「村民以武裝行動抵抗英國接管新界,據說達德公所是當時村民商議抗英事宜的地點之一。」記者看遍場內資料,都未找到有片言隻語提及石碑英魂是為抗英而犧牲。
百多份衣紙拜祭寫有芳名的英魂,但未有明言是抗英烈士。
文史研究者蘇萬興曾撰寫屏山鄧族史,他表示,1899年3月28日,新界各村村民在屏山達德公所舉行會議,共謀武裝對抗英軍,並發出「抗英揭貼」,呼籲鄰近的村落聯合抗英。在1899年4月14日至19日的六日抗英事件中,有數百人死亡,屏山是抗英重地,達德公所就供奉了174名烈士和烈婦,共29姓,以鄧姓最多,有些人是未嫁或未娶,一些是外鄉人,他們的名字寫於紙張上,到1938年重建達德公所時,在殘骸遺址牆罅隙裏找到該張紙名單,於是刻碑供奉。
周邊資料可證事件真確性
他指這事最初是由致力研究鄉土歷史、曾編寫《屏山鄧族千年史探索》一書的屏山村民鄧聖時(2016年逝世)談及。而鄧聖時與公所重修亦有關係,1997年4月候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訪問屏山,他提出兩項要求,一是將屏山警署給回他們,後來做了文物館及文化中心,二是將達德公所重修成抗英紀念館,至今未有下文。
達德公所未能詳說抗英問題,蘇萬興推測或與石碑未有明確列明該批人士與抗英死亡有關,同時亦未有文字資料佐證。他又指周邊資料可反映事件的真確性。清廷復界後,為抵禦來自南頭的海盜,屏山鄉聯同元朗其他村落成立達德約對抗海盜,其辦事處就在公所,當時供奉文武二帝,右邊偏殿則有英勇祠,供奉鄉約勇士。一幅相信是現存最早的手繪達德公所圖便呈現了這面貌。該圖是輔政司駱克的其中一幅藏品(現存蘇格蘭國立圖書館),估計是駱克接管新界期間(1898至1899),同行者送給他。繪圖顯示英勇祠內的無名字勇士碑,與現在公所內所見「忠義留芳」石碑不同,而在十九世紀末能造成大量村民死亡之事只有抗英,之後陣亡英魂刻碑一事亦在村內流傳。蘇萬興認同公所在村民抗英事件上講得「不夠完全」,冀可以更進一步。
古蹟辦:須深入研究碑石歷史
鄧聖時之子鄧廣賢亦有出席公所開光典禮。他說父親有研究達德約歷史,村裏亦有兄弟到香港歷史檔案館內找尋駱克留下的資料,公所是抗英根據地,屏山是組織者,另有很多相關人員,這是不爭事實。不過,在港英年代,抗英活動受到打壓,村民不夠膽提及此事,只可說公所是村落組織,處理械鬥及對抗海盜活動,久而久之,公所抗英這段歷史愈來愈少村民知道。至於官員則延續港英時代的一套,見村民不積極爭取,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說父親當年的要求已達到一半,公所重修後很好,只是未能成為抗英紀念館。他明白要成為紀念館要有龐大的資料支持,但是現在公所展示的實在過於簡單,希望當局能夠真實反映公所抗英這段歷史,補充多些資料。
古蹟辦回覆本報查詢須否補充抗英資料時表示,達德公所後進載有約170位名字的碑石,其上由於沒有記載歷史事件資料,因此需要進行深入研究,才可確定該碑石及所載的人士的歷史背景。而古蹟辦並無接獲屏山鄧族代表要求將達德公所改建為抗英紀念館的建議。
重修開光典禮出席人士,右五是族長鄧青年、右四是屏山北區議員鄧慶業、右六是香港史專家劉蜀永、右一是蘇萬興。忠義留芳石碑已簪花掛紅。
達德公所成屏山文物徑景點
當局雖然未有全述達德公所的抗英歷史,但不損其歷史地位,位於元朗屏山的公所,由當地鄉紳鄧勳猷(1812至1874年)倡議於清朝咸豐七年(1857年)興建,用作達德約成員聚會的場所,以及屏山市(公所鄰近土地曾是市集)的管理處,是區內社會經濟發展和防禦工作的重要歷史見證。
牆上掛了不少木對聯,前左方的歷史最久,寫着是咸豐年。
耗費約900萬修葺
公所原為兩進三開間的傳統建築,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擴建,於左右兩旁增建慰寂祠和英勇祠,以紀念孤苦無依者和為達德約犧牲的烈士。1938年,公所重修。在1940年代至1970年代期間,公所曾用作兒童院和學校,自1970年代末期空置。
駱克收藏的達德公所圖,料為現存該公所最早的資料,英勇祠內供奉無名字勇士碑。香港歷史博物館提供圖片
空置後的公所境況令人唏噓,1980年代,政府發展天水圍,公所周圍土地被填高,天然排水系統遭受破壞,公所被水淹。長年累月的積水,加上日久失修,偏殿後牆、天井等都已塌下,雜草叢生,公所恍如廢墟。雖然外內都殘破不堪,但古蹟辦的結論是不重建,在原址修葺,以重現其原來面貌,由2013年開始分階段進行,工程耗費約900萬元,修復範圍包括主樓屋頂、牆體及裝飾構件等,但費用不包括維修後山斜坡及前面地基泵水。另外,古蹟辦正安排改善外圍環境,未來會修復主樓旁的廚房,據悉將用作教育和展覽用途。
早期物品屬咸豐年代
公所現已加入成為屏山文物徑一員,若由西北向東南走,它更是第一站,之後才到聚星樓、鄧氏宗祠、覲庭書室、洪聖宮等。
公所正門上的簷板和壁畫,經復修後十分光潔。木對聯是參考駱克收藏的手繪達德公所圖。
蘇萬興說,重修後的公所除了看抗英烈士碑,也可細賞木對聯及火珠。今次重修時,在公所前廳閣仔,發現十多塊木對聯,是1938年重建前各鄉送來的,其中一塊應該屬於最早期的物品,寫明是咸豐年代。另外,正殿頂有火珠(琉璃寶珠)裝飾,不見多年,原來跌落在樑架上,今次扶正,美輪美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