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香食散河津——香港潮人盂蘭文化-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专栏

盂蘭香食散河津——香港潮人盂蘭文化

2018-08-13
来源:香港商报

2017年盂蘭文化節搶孤比賽。

 

  2011年,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獲批核成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6月,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出爐,全港85個盂蘭勝會獲收錄其中,其中有33個為潮州人舉辦的。近年來,潮人盂蘭勝會更從宗教項目蛻變成文化節目,是香港不可或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說到盂蘭節,讀者可能很快就聯想到「鬼節」,然後心中不期然湧現一份不寒而慄之感。的確,盂蘭節有一個別稱,叫做「亡靈節」,因為祭奠十方亡靈正是此節日其中一個重要意義。

  為推廣盂蘭文化,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出版了一本教科書。

  盂蘭節源自南朝梁武帝時期

  「盂蘭」二字,當為梵文語詞「ullambana」的音譯,義為「倒懸」(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它有多個不同的稱呼,道教稱之為「中元節」,民間則俗稱為「七月半」。

  據《佛祖統記》所載,盂蘭節起源自南朝梁武帝時期(502-549年)。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曾四次捨身同泰寺,又依《大般涅槃經》訂定僧尼茹素的規矩。據書中記載,他始設「盂蘭盆齋」,並明令節日期間,除施齋供僧外,寺院還須舉行誦經法會、水陸道場、放焰口、放水燈等活動。彼等活動,經歷一千五百多年的傳承,也成為了今日潮人盂蘭勝會的主要活動。

1995年位於鹿尾村的盂蘭勝會。

  七十年代位於金山鲗魚塘邊盂蘭勝會——派金豬福品。 胡炎松提供圖片

  潮人盂蘭勝會文化傳承

  香港最早的盂蘭活動,在146年前已經出現。今日上環文武廟內保存了一組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巡遊牌子,以及兩座鑾輿(即是盛載神像的轎子),見證昔日盂蘭巡遊「四環」的活動。而最早見載於文獻的香港盂蘭勝會,應該在1918年。據當年4月16日《香港華字日報》載:「東華醫院值理於昨晚在愉園建盂蘭勝會,昨晚係初次開壇……。」

  事至今日,盂蘭勝會已成為潮州人一年一度的盛事。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常務會董「盂蘭文化節」總統籌胡炎松解釋「盂蘭」的意義:「前輩會較重其宗教意義,對他們來說,盂蘭勝會是他們酬謝神恩的時候。同時,他們也藉此祈求來年神恩再續。因此,前輩都格外重視『神功德』及『功德』兩個項目」。不過,對於胡炎松來說,他較看重其中的「文化傳承」意義:「香港的盂蘭勝會蘊含豐富的潮汕文化,譬如潮州糕點、搶孤文化、宗教文化等。自上世紀初,潮汕人飄洋過海抵達香港,帶來了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後代的我自然有一份責任去保存它,而盂蘭勝會正正是一個上佳的途徑。」

  推廣「搶孤」濟貧布施意義

  2015年,首屆「盂蘭文化節」在觀塘康寧道球場舉行,過去兩年香港潮屬社團總會都假座維多利亞公園舉辦,今年亦如是,而其中一項競技活動——搶孤比賽,更是文化節的重頭戲。說到比賽的由來,其實是源於胡炎松對潮汕文化推廣的堅持。「一開始,我們只想辦一項活動,讓文化節更為熱鬧,於是舉辦了搶孤比賽。後來,我想為什麼不藉此良機讓市民大眾認識一下搶孤背後『濟貧布施』的意義呢?所以,我們在比賽場地豎立了一些展板,講解其背後的意義」。胡炎松指今年搶孤比賽更新設了大專組,讓社會各界都有機會認識潮汕文化。

  說到推廣,胡炎松肯定了政府的努力。「自從『非遺清單』的確立、『非遺辦』的設立,盂蘭文化更廣為人知;但是這還是不夠!」胡炎松指,有時政府部門之間未能好好的協調。他舉了一個例子:「好像搭『竹棚』,這明明是一項重要的非遺項目,但部分官員卻因為一些問題,竟然要求我們改用『鐵通搭棚』(鐵管手腳架),使盂蘭勝會失色不少」。胡炎松認同,使用「竹棚」有利也有弊,但卻不能因噎廢食。

  希望有一天能繼承下去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移徙,潮汕人已在香港落地生根,有的甚至再越大洋,移民到海外去了。作為父親的胡炎松寄望兒子在「事業搏殺期」過後,會慢慢領略盂蘭文化:「以前我的父親也沒有特別去告訴我盂蘭勝會的事,只是我一路在旁幫辦着,慢慢也產生了傳承的想法。今天,雖然我也很想我的兒子能繼承下去,但是我還是不會強求。因為,我相信,有一天,他停下來了,就會想到潮汕文化,想到把這歷史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