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亞族裔警務人員今與昔-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专栏

香港南亞族裔警務人員今與昔

2018-08-22
来源:香港商報

19世紀香港警隊的印度裔錫克教警務人員。 林建強提供圖片

  英國於1841年佔領香港的初期,殖民地的統治引進了西方的政治事物,其中在殖民地早期的公共秩序和治安方面,引進了英式的刑事司法系統,即警察、檢察、法院和監獄。

  早期歐華印度多元族裔警隊

  早期英國人割佔的土地雖然只是蕞爾彈丸的香港一島,而且在島上的警察人數並不多,但當時的香港警隊已經是一支多元族裔的隊伍,是由歐洲人、華人以及印度人所組成。其後,英國再割佔九龍半島以及再拓展租借新界,警隊為了擴充警力,除增加歐裔與華人警察之外,亦先後增聘印度裔人員組成分隊派駐新界。

19世紀印度裔錫克教人員和華人警務人員。

  印度人隨英人來港加入警隊

  英國人割佔香港之後,一些英屬印度次大陸的印度人跟隨英國人來到香港,除了小部分是經商之外,其他的大都是加入英國軍隊,或是參加香港警察隊以及獄警。於1844年正式立法成立香港警隊,於1845年由英國聘任來港擔任警察司的梅理正式上任,並正式建立一支171人的香港警隊,建警初期並無華籍人員,成員只有少數的歐籍警官、警佐和警員,而輔以印度籍的警佐和警員。這是典型的殖民地統治下的警察特色,採取異族人員以夷制華。

  在割佔九龍半島前的1856年,警隊的人數增加至238人,當時的警隊是一支多元族裔的隊伍,包括大部分以英國人為主的白種人,其次是來自印度次大陸的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回教徒和孟買人,更有來自西印度群島、馬來亞、呂宋和馬六甲的人員。

19世紀的印度裔錫克教警員看守枷鎖示眾的犯人。

  割佔九龍招孟買步兵團當差

  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的1862年,英國正式割佔九龍半島之後,香港的土地面積和人口擴大,殖民地當局隨即擴充組織警察隊,當時新出任的警察司昆賢,從印度孟買步兵團中招募人員轉任為警務人員。五年之後,香港警隊的人員增加至590人,其中90名歐籍人員、130名華人以及370名印度族裔人員,當時香港的外籍警察數目比例是維持在佔大多數的取向。

  但是,從印度次大陸招募的印度人員之間,因為有不同地方、宗教和文化的差異,經常引起有人傷亡的族群衝突,因此警隊要從旁遮普和印度西北邊境分批招聘錫克教徒和回教徒的人員,並分為兩支不同的部隊。又為了盡量減少兩個群體之間的衝突,兩組人員要分開訓練,並且在工作安排中不會派駐同一單位。

上世紀60年代,駐守在新界邊境的巴基斯坦籍警務人員。

  組印裔特遣分隊派駐新界

  英國人再於1898年脅迫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警隊為了擴充新界的警力,除增加歐裔與華人人員之外,亦先後招募一批印度裔人員,組成印裔人員特遣分隊派駐新界,這是為穩定殖民地拓展而獲得新界大面積土地後的管治所需。

  在上世紀20年代,由於香港警隊人員具有多元族裔和籍貫的關係,於是依據人員所屬的族裔和籍貫編列為四個分遣隊,分別在警號之前加有英文字母A、B、C、D作為區別,印度裔人員用「B」字母,而歐裔用「A」字,華人中廣東籍使用「C」字,而華人威海衛人員則用「D」字。

  戰後解散及停招南亞人入伍

  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人重佔香港,很多印度裔人員經審核後復職。但原英屬印度次大陸在戰後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戰後的民族主義復興潮流之下,先是印度脫離英國獨立,以及後來的印、巴分治,再而發展到巴基斯坦的建國。因此,香港警隊亦作出了應變,先於1950年解散警隊內的印度裔錫克教人員,並於1961年終止招募巴基斯坦西部的回教徒入伍。

  作者簡介

  林建強,刑事司法理學士,湖北警官學院客座教授。退役香港警察偵緝警署警長,從事刑事偵緝工作卅多年,曾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警察榮譽獎章勳獎。學術方面以警察史、犯罪學、幫會等研究方向。亦為歷史文物收藏家,曾獲「全國十大警史文物收藏名家」名銜。編著出版《中國禁毒文物》圖冊。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