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和墟的獨特地標——粉嶺聖若瑟堂-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专栏

聯和墟的獨特地標——粉嶺聖若瑟堂

2018-12-16
来源:香港商報

  帶有歐洲鄉村式風味的粉嶺聖若瑟堂,以鐘樓尤為突出。

  位於聯和墟的粉嶺聖若瑟堂是一座歐洲鄉村式聖堂,由花崗石鋪砌,是區內西式建築地標。今天聯和墟已變成稠密的住宅區,粉嶺聖若瑟堂亦隨着教友增加而不敷使用。經教區多年來反映,月前終獲當局答允批出聖堂毗鄰一幅停車場用地進行擴建,令教會得以進一步發展。

  粉嶺聖若瑟堂是聯和墟的獨持地標,與周邊建築迥異。

  楊鳴章主教等人最近為聖堂主持擴建工程動土禮。 陳天權攝

  多件宗教物品值得觀賞

  天主教在粉嶺的傳道工作始於1926年,其時神父借用教友徐仁壽(華仁書院創辦人)在崇謙堂村的石廬舉行主日彌撒,初期每月一次。1949年,宗座外方傳教會的賴法禹神父(Rev. Ambrose Poletti)接手該區工作,他認為粉嶺有必要設立聖堂。1951年聯和墟開墟,賴法禹神父租用鄉紳兼教友鄧坤亮在墟內的祖居作為聖堂(今寶血會培靈學校校址),翌年獲地產商兼教友朱仁傑捐出聯和墟一幅數萬呎的農地給教會建堂。

  賴法禹神父聯絡粉嶺軍營的英軍和外籍警察要求協助,聖堂迅即在1953年落成,奉「工人模範」聖若瑟為主保,定名「粉嶺聖若瑟堂」。這是聯和墟唯一的獨立式教堂,與周邊眾多兩層高的金字頂中式房屋形成強烈對比,顯得別樹一幟。

  穿過和泰街的拱門進入聖堂範圍,可見中央有座鐘樓,上面懸掛了三個意大利製造的銅鐘。此鐘樓是教堂建成後不久才加建的,它正好將聖堂與活動室串連一起,令教堂更富歐洲風味。每次舉行彌撒,教友用手拉動三根繩索敲打銅鐘,以通知教友進入聖堂,這個傳統維持至今。

  聖堂正門有凸出的門廊,對上有一尊手抱小耶穌的聖若瑟像,頂端開了三個圓拱窗,代表三位一體。堂內有多件宗教物品值得觀賞,最矚目的是祭台後壁一幅具東方教會風格的聖像畫,名為「獻耶穌於主殿」,描繪瑪利亞和若瑟遵照梅瑟(摩西)律法,到耶路撒冷聖殿將小耶穌獻給天主。祭台前幅的雕刻則講述兩名門徒在厄瑪烏(以馬忤斯)遇見復活後的耶穌,初期他們認不出來,直至耶穌擘餅才醒覺。另外,讀經台和聖體櫃分別飾以四聖史和鵜鶘浮雕,富有宗教寓意。

  祭台後方有一幅東方聖像畫,令聖堂增添古樸氣氛。

  擴建工程滿足需求

  隨着粉嶺人口激增,只有200多個座位的聖堂不足以容納教友需求,每次彌撒均座無虛席,遲來者要坐在門外。多年前,天主教香港教區向政府爭取使用聖堂毗鄰的臨時停車場以擴建聖堂,今年7月獲得政府同意。該幅土地面積達1500平方米,原屬教會所有,但早年被政府以農地形式收回,今日重回教會手上。楊鳴章主教最近到該堂主持動土儀式,標誌擴建工程正式開始,預計3年內完成。

  教會因聖堂空間不足而拆卸重建,過去屢見不鮮,有些因地契沒有設限,因此與發展商合作興建高層大廈,將教堂融入其中,令教堂失色。天主教香港教區今次沒有採用這種做法,決定保留整座聖堂,只作內部翻新,作為天主教在新界北區傳道的見證。

  被評三級歷史建築

  有65年歷史的聖若瑟堂,已獲古諮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當中包括聖堂、活動室和神父宿舍三部分。為免阻擋聖堂外觀,建築師在設計新聖堂時盡量將高度降低,為此教區要花較多金錢挖掘地底,以建一處可容納500多名信眾的空間,地面則闢作平台花園和多用途室。舊聖堂後方有一片草地,可以增建一座兩層高的神父宿舍,日後供六名神父居住。

  作者介紹

  陳天權,從事新聞工作出身,2004年入讀香港大學建築系文物保護碩士課程,之後專職自由選稿人,撰寫本地歷史建築和宗教等文章。曾出版多本著作,現今在香港大學和公開大學的專業進修學院擔任兼職導師。

  本文圖片和文字版權屬作者所有,不得轉載。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