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建義塚 以大峰之名行善-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专栏

佛堂建義塚 以大峰之名行善

2019-03-24
来源:香港商報

  光緒甲申(1884年)版《潮陽縣志》中有關大峰的記載。

  羅湖沙嶺墳場有一座佔地千餘呎的墓地,不知就裏者經過,每為其碑文所惑,因見「宋大峰祖師古人墓」赫然目前,訝於潮陽名僧何以移葬香港?殊不知墓地另有乾坤,祖師只是個掛名,實是潮汕人士的特有風俗!

  沙嶺的「宋大峰祖師古人墓」是由青衣島遷葬而來。

  大峰祖師史有其人,活於北宋末南宋初,故後人每喜在其法號前加一「宋」字。由於他生前恭行佛法,樂善好施,死後又被指夢兆鄉人行善,執拾無人認領屍骨,引發一場開善堂潮,故他又被稱為潮汕善堂的鼻祖,以至千餘年下來,成為最受潮汕人士歡迎的神靈之一。

  念佛社的法師在墓前誦經。 周樹佳 提供圖片

  以示不忘祖師遺訓

  這位僧人籍貫不詳(有言是浙江),據光緒甲申(1884年)版《潮陽縣志》所載,只知他是由福建西來廣東弘法,最後在潮陽和平里(原名蠔坪)落腳,直至去世。他在身故前數年,仍以80餘高齡為當地人籌辦渡江(練江)大橋(和平橋),最終積勞而逝,死後安葬在當地「橋尾山」的北麓,即今日的大峰風景區內,墓穴是坐西南向東北,不少到過的風水先生都盛讚該處是個龍的穴真的風水寶地。由此可知,沙嶺的「宋大峰祖師古人墓」絕非祖師真身所在,只是託名而立,前人有此舉措,純因墓地乃是一個義塚。

  原來潮汕人士辦的善堂或佛堂若興建義塚,安葬無祀枯骨,每喜以「宋大峰祖師」之名立碑(潮陽人士為甚),其因一來能令眾孤魂憑藉祖師佛力早登極樂;二來以示不忘祖師遺訓,並以此宣揚行善之舉,而沙嶺的這個義塚正是在1984年由一個香港老字號的潮州佛堂--普慶念佛社所建造。

  這個「宋大峰祖師古人墓」位處沙嶺潮州墳場的山腳邊緣,凡登山掃墓者,必然經過。其依山而建,四周企理乾淨,顯是常有工人打理。整座墓地建築平實不花巧,穴前有一小廣場,堪容百人。惟此墓地方雖廣,墓穴製作一般,是採潮州模式,特徵是墓手外舒,墳背形如龜狀,育上青草,兼且在墓門兩邊石柱刻上對聯。據墓門石柱上的對聯「青衣先共穴,沙嶺再結緣」可知,該義塚本是先在青衣島的,後來才因政府發展而移到現址。

  義塚就在沙嶺潮州墳場的山腳邊緣。

  每年組織會友拜祭

  由於義塚是由佛堂經手建造,所以普慶念佛社每年都會在清明節期間組織會友拜祭,掃墓時除了一般祭祀用的果品幣帛,他們還安排多名經師誦經,即場用潮語做一堂「小蒙山施食」,如此約花一個多小時,待眾人分享帶來的午餐後,便乘車離去。

  作者介绍

  周樹佳,曾當編劇記者,如今是香港史地掌故研究者、民俗文化課程導師。著有《香港名穴掌故·沉》、《李我講古》系列、《香港民間風土記憶》系列、《香港諸神》、《鬼月·钩沉》等二十餘書。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