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洲仔理民官邸寧靜清幽-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风物

元洲仔理民官邸寧靜清幽

2019-06-24
来源:香港商报网
元洲仔的前政務司官邸被密林包圍,外界難窺全貌。
 
  英國租借新界之後,即在大埔圓崗(今大埔墟火車站附近)成立管治中心,後來設置理民府,處理土地註冊、仲裁糾紛和修橋築路等大小事務,其時新界分北約(荃灣以北)和南約(荃灣及離島),北約理民府大樓於1907年在圓崗建成,理民官住在不遠處的元洲仔大宅。這兩座歷史建築見證新界發展,已被列為法定古蹟,現分別租予香港童軍總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使用。
 
  採殖民地式設計
 
Island House附有塔樓,晚上可發揮燈塔作用。 陳天權提供圖片
 
  元洲仔原是吐露港一個近岸小島,佔地1.75公頃,周邊有許多漁船停泊。英國人削平島上山丘,1906年建了兩層高大宅給理民官入住,名為IslandHouse(島上房子),並用土石修築一條堤道連接岸邊。主樓周邊有大片花園和草坪,猶如園林別墅。當局選址元洲仔建屋,既讓理民官享受自成一角的寧靜環境,若有衝突發生,他亦易於乘船離開。
 
  理民官大宅採用殖民地式設計,周邊建有遊廊。樓上有4間睡房,樓下是客廳、飯廳和辦公室。屋側附有一座塔樓,內設儲水箱,頂端有射燈,可於晚上為吐露港的船隻導航。主樓旁邊有僕人宿舍和馬廄,當年理民官是騎馬經堤道前往北約理民府大樓上班。後來汽車取代馬車,這座馬廄亦改為車房。
 
  70年代填海 與陸地相連
 
原有的馬廄現在成為可持續生活展覽中心,開放給市民參觀。
 
  一直以來,IslandHouse是新界高級官員的官邸。二戰後由於管治新界人手短缺,政府把南、北兩約的職能合併,成立新界民政署統籌各區工作。隨著政府推出新市鎮發展計劃,1974年開設較高級別的新界政務司職位,由鍾逸傑出任,負責制訂政策,並統領各區理民官,處理鄉民與政府之間就土地問題的紛爭。
 
  大埔是其中一個新市鎮,70年代政府在元洲仔填海,令該島與陸地完全相連。周邊的漁民獲安排遷入大元邨和太和邨。其後在元洲仔附近的新填海地興建廣福邨,令區內人口不斷增加。
 
  1982年港府實施地方行政改革,將新界各區理民府合併為新界政務署,隸屬政務總署(回歸後稱為民政事務總署),工作主要是與市民溝通,統籌地區上的服務,理民官一職則被廢除,土地註冊工作交由註冊總署負責。另外,新界政務司一職改稱政務司(有別於今天特區的政務司司長),IslandHouse稱為「政務司官邸」。
 
  鍾逸傑住得最長久
 
英式壁爐連同古典裝飾,讓人感受到昔日英國官員的居住環境。
 
  鍾逸傑曾先後在荃灣、離島和元朗等地區出任理民官,對新界事務十分熟悉,亦懂得使用廣東話跟新界居民溝通。他於1973年遷入IslandHouse,直至1985年升任布政司(相當於今天特區的政務司司長)才遷出。這所官邸先後有15位高級官員入住,鍾逸傑是最後一位,亦是住得最長久的官員,合共12年。
 
  由於IslandHouse所在位置較為偏僻,不再適合用作官邸,政府決定為它另闢用途。1986年租予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作為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並打理島上140種植物。昔日的馬廄現今改為可持續生活展覽中心,每逢星期三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開放,但主樓只在特定的開放日才讓公眾入內參觀。
 
  世界自然基金會最近因應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舉辦的「古蹟周遊樂」活動,在7月27日和28日舉辦元洲仔古蹟導賞團,每位收費70元,分別在下午1時半、3時及4時半舉行,有興趣者可透過網上預約(https//wwf.hk/HF2019visit)。
[责任编辑:李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