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反彈vs中期衰退-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财经 > 投资理财

短期反彈vs中期衰退

2019-11-01
来源:香港商报
 
  美國聯儲局不意外地減息0.25%,並表示經濟數據仍然向好,下年內都不用再減息;而在10月15日向市場每月注入600億美元流動性後,並沒有在本次會議中再加大注碼,市場對此反應正面,美股破頂。
 
  上文提及多項債券及利率指標已顯示資金正流出債市,料短期內趨勢不變,反映避險情緒仍在升溫。11月沒有大型的風險事件,加上假期前往往有利投資氣氛,內地、香港及美國股市可能反覆向好,短期內可注意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後將迎來經濟工作會議,料更多刺激經濟政策出台,尤其財政政策,有利內需、水泥、內銀和內險板塊。美股方面,可考慮假期前消費為主的內需、電子商貿及科技等板塊。
 
  本港經濟內憂外患
 
  香港經濟正受到內憂外患的影響。昨日公布的第三季GDP(本地生產總值)初值為負3.2%,上季GDP按季增長為負0.4%,即代表香港正式進入技術性衰退,全年增長預期可能出現0%,甚至更差。參考過去30年的數據,香港曾出現5次技術性衰退,分別在1995年、1997年、2001年、2003年、2008年,而每次維持2至5個季度不等,平均則為3.4個季度;如2019年第二季為第一次出現負值,平均數據上預期最快將在明年第一季後才完成本次技術性衰退。
 
  另外,筆者參考MSCI香港指數,而非以內地業務為主導的恒指,分析過去5次衰退時的表現,發現按季最大跌幅為正8%至負29%,平均為負11%,但其按季平均標準差更為13%,意謂衰退期間,除了出現跌勢外,指數波幅亦十分大。最後,完結技術性衰退後的第一個按季指數升幅,平均值為13%,比平均最大跌幅11%為高,意謂當股票指數在衰退末期時觸底後,將出現比跌幅更大的急升。如以同樣的分析技術套用在恒指,其結果與MSCI香港指數相若(平均按季最大跌幅為11%,平均按季標準差為13%,衰退後第一季反彈平均為13%)。
 
  港股中線走勢未樂觀
 
  另外,過去5次的技術性衰退中都出現外圍或不能由香港自行逆轉的因素:1995年美國大幅加息以應對通脹,同時內地開始國企和經濟改革;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年科網泡沫;2003年非典肺炎爆發;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每宗大事件都令外向型經濟的香港受到明顯的打擊。今天,在內憂外患下中線走勢仍未樂觀。
 
  共勉之。
 
  星展銀行(香港)高級投資策略師李振豪(逢周五刊出)
[责任编辑:李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