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園林聽葉笛自然樂章-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风物

嶺南園林聽葉笛自然樂章

2019-12-02
来源:香港商报

  水榭歌台有知音。 記者 鄭玉君攝

   近來社會紛亂,不少人壓力大增,很自然會尋求舒壓之法,筆者也難免,早前便聽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帶來了十分新鮮及歡愉的感受。

  大家凝神傾聽葉笛演奏者吹出《明天會更好》。

  音樂會在上水金錢村一所偌大的嶺南私家園林的荷花池內舉行,這園林有成百上千的盆景,數十名聽眾先觀賞精緻盆景,之後走進荷花水池,安坐在茅亭山石間的曲橋,幾名表演者在水榭歌台上,透過一塊小樹葉,吹奏出《東方之珠》、《梁祝》、《明天會更好》等名曲,聽眾無不陶醉,但快樂轉眼過去,音樂會只有約半小時,大家都期望這類獨特的文化盛會能再來。

  賴德輝與數名會員合奏

  表演者是香港樹葉演奏文化協會會長賴德輝(Larry)及幾名會員。現場觀眾看到他們用一塊樹葉就能吹出樂音,不少人感到嘖嘖稱奇。但看一看歷史,當知道有稱為葉笛的樹葉吹奏,有文獻記載的都超過1500年。唐代《舊唐書‧音樂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嘯葉,持葉而嘯,其聲清震,桔柚尤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楊柳枝詞八首》中更將之入詩:「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剝條盤作銀環樣,卷葉吹為玉笛聲。」

  不過,聽Larry說,成為大城市多時的香港早已沒有吹葉技藝,但香港同時是移居城市,現代的樹葉演奏文化由內地帶來,但這群居港者為口奔馳,無力延續這個古老文化。賴是大專院校老師,講授環保課程,5年前為提高學生戶外學習的興趣,小時學過口琴、結他和牧童笛的他,想到不如講講學學吹葉文化。

  最初是為了教學,但不久Larry愛上了葉笛,四出學習,曾到台灣、內地學藝,到去年,他與同好成立協會,希望一如在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地的葉笛協會,推廣葉笛。「香港唔係好多人認識樹葉演奏,所以每年都舉行一次樹葉吹奏聚會作推廣,同時讓『葉友』相互交流,今次來到園林演奏,看到盆景愛好者花了不少心思修剪好盆栽,顯出植物的美態,我們可說找到同路中人,在這樣有意境的地方演奏,好有意思。」

  聽自然樂音令俗慮全消

 

  大家凝神傾聽葉笛演奏者吹出《明天會更好》。

  在充滿大自然氣息的地方,聽着由自然之物演奏的音樂,確實俗慮全消。但嘆息這麼有意思、歷史悠久的吹葉音樂文化,並未引起政府文化部門的關注,至今未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內,看其他地方如福建省,2017年年初已將葉笛列為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更多內地省份列為非遺。Larry說由於有記錄的推廣時間太短,不具備申請條件。

  筆者與其他聽眾嘗試拿起一塊葉吹奏,但怎麼也吹不出一個音符,原來有學者吹了3天才吹出一個音符,要吹出一首悅耳樂曲,真的是經年累月。想學習有道,可以透過賴設立的網上平台(「亞太樹葉演奏欣賞網絡」)和影片頻道,看看如何吹奏,參與學習班實戰就最理想不過。

  鄭玉君

[责任编辑:郭玉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