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拙劣謠言終被戳破,亂港用心暴露無遺-香港商報

人民日報:拙劣謠言終被戳破,亂港用心暴露無遺

2019-12-03
來源:人民日報

    3個月來,反對派一直聲稱香港警察在8月31日的太子站事件中“打死人”,盡管警方、消防、醫管局等部門相繼聲明當日站內並無死亡事件,但仍有人在港鐵出口設“靈堂”,借機煽動仇警情緒。日前,一家港媒采訪了47名被捕者,其中包括6名網傳“遇害者”,證實被捕者均在清醒狀態下被送往醫院或警署,這一報道令反對派的謠言不攻自破。


  修例風波以來,針對香港特區政府、警方和愛港人士的謠言始終未曾消散,有的甚至廣為傳播、影響惡劣。正如彭博社在一篇報道中所說,網絡謠言、假新聞正在淹沒香港。從新屋岭興建反恐警察基地到警方向示威者扔汽油彈,從特區政府命令戒嚴到議員何君堯被刺是自導自演的“作秀”,各種各樣的謠言歪曲事實、罔顧是非,嚴重破壞了香港的輿論環境。一位15歲女孩自殺身亡,卻被亂港分子用作攻擊香港警察的工具,他們罔顧女孩母親的澄清、罔顧家人讓逝者安息的願望,一再聲稱女孩被警方殺人滅口甚至先奸後殺,此等顛倒黑白的行徑絕不僅僅是政治立場的差異,而是人性的缺失、道德的淪喪。

  有學者認為:假消息能“自我供給”,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當真相不能一錘定音時,謠言就會借助網絡等渠道爆發式擴散;加之一些人身處“信息繭房”之中,只願意看到自己願意看的事實,于是謠言就會在這種“非理性”的傳播過程中不斷誇大。當這些人在“閉眼說瞎話”的同時,有的人卻在“睜眼說瞎話”。追根溯源,謠言往往出自一些人別有用心的惡意編造。在區議會選舉前夕,“‘中國特工’叛逃海外”、“英國駐港總領館前雇員宣稱在內地受到‘酷刑’”等假消息相繼出現,這不是巧合,而是反對派政棍、本地無良媒體和外國反華勢力相互勾結的集中表現。特定時機推出特定謠言,一個謠言利用殆盡後再拋出一個,視頻剪輯、隱去信源、虛構死傷等成為慣用伎倆……謠言成為內外反動勢力在暴力犯罪之外,熟練使用的又一種亂港方式。

  利用謠言,不光是為了干擾選舉,更是為了蠱惑人心。謠言旨在中傷政府、離間警民,同時美化犯罪、開脫罪責,從而增加執法難度,令暴力活動持續不斷。其最終目的就是要通過煽動仇恨、恐慌情緒,制造社會動亂,進而奪取特區管治權。即便市民不會輕信謠言的一面之詞,但長期身處真偽難辨的輿論場,人們很難根據獲得的信息做出正確的行為判斷。這種混亂恰恰是“攬炒”香港的反對派樂于看到的結果,更是西方敵對勢力希望借助媒體播撒“顏色革命”種子進而擾亂香港的目的所在。從這個意義上說,造謠者既是縱暴者,更是施暴者。

  相比暴力與反暴力的交鋒,謠言與真相的斗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看到,特區政府網站開辟澄清專區、香港警方定期召開記者會、很多媒體人自覺挖掘真實信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辟謠的隊伍中來,試圖還輿論一片風朗氣清。但我們也要看到,反對派的終極目的還沒有達到,謠言傳播的土壤仍未清理,我們很難預期下一個謠言會何時出現。從治理的角度看,要聚焦“事後”,運用技術手段、輿情監測力量,在謠言出現時迅速完成反制,同時加大造謠行為的懲處力度;也要着眼“事前”,增加真實信息供給,讓市民看清事實的真相和暴力的根源。

  謠言止于智者,市民的清醒與理性是扼住謠言傳播的根本所在。愈是人心惶惶,謠言就愈有可乘之機;愈是人心安定,謠言就愈沒有存身之所。所以,當務之急仍是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當香港恢復往日的安寧與穩定,各行各業各安其事,很多挑撥離間、抹黑中傷的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責任編輯:鄭嬋娟]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