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戀”黃惠波詩歌系列活動在韓山師院舉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秋之戀”黃惠波詩歌系列活動在韓山師院舉行

2019-12-26
来源:香港商报



  “秋之恋”黄惠波诗歌系列活动在韩山师范学院举行。

  【香港商报网讯】近日,由韩山师范学院、深圳市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办,韩山师范学院诗歌创研中心承办的“秋之恋”黄惠波诗歌系列活动在韩山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北京、福建、湖南、广州、深圳、珠海、潮州等省市的近50位知名学者、诗人、作家受邀畅聚潮州,共享这场以深圳诗人黄惠波的诗歌作品为主题的诗歌盛宴。

  多层面探讨黄惠波诗歌创作

  黄惠波毕业于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1983年开始创作,迄今创作诗歌千余首,现为韩山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校外研究生(硕士)导师。

  此次“秋之恋”黄惠波诗歌系列活动由诗歌讲座、诗歌朗诵会和诗歌学术研讨会组成。黄惠波出生于揭阳,求学于潮州,工作于深圳,以这三个城市作为地理坐标,他在炽热而真诚的诗歌创作中,抒发着对生活、自然、世界和宇宙的观察和深思,充满了对生命,对真、善、美的思考。此次举办“秋之恋”黄惠波诗歌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多层面探讨黄惠波的诗歌创作,分享人类美好的诗歌艺术,传达诗歌的精神力量。据悉,这也是黄惠波继去年之后第二次来到母校演讲。

  “诗歌记录我的思想和感情,而我的思想和感情源于火热的工作和生活,绝对不是在空调房里喝着茶憋出来的。”黄惠波平时工作繁忙,但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写作热情。无论在路上,在休息,还是在工作时,但凡有所感发,黄惠波都随时随地提笔记下,以赤子的情怀与生活对话,与万物交谈。在以“工作·生活·诗歌”为主题的诗歌讲座上,黄惠波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思考,介绍了自己的诗歌观。黄惠波表示,当一名诗人首先要有纯洁的感情,然后要有宽广的胸怀。“诗歌应该拨人心弦、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催人奋进,也就是要触动人、感动人、惊动人、行动人。”

  近年来,《献给母亲》《摆渡人》等诗歌在网络上热传,好评如潮,让更多的人认识了黄惠波这位低调且自甘处于文坛“边缘”的诗人。在“秋之恋”黄惠波诗歌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黄惠波的诗歌创作展开解读。该研讨会由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教授赵松元主持。

  “从心中流出来的诗”

  研讨会上,韩山师范学院副校长黄景忠认为,黄惠波的诗歌具有伦理的力量、美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录祥称黄惠波写的都是“从心中流出来的诗”,尤其诗中那些对故乡、对亲人的深情回眸,特别能打动人,引起共鸣。深圳市作家协会秘书长赵靖用“正直、善良并富有浓浓的悲悯情怀与意蕴”评价黄惠波其人其诗。她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黄惠波随时随地都能为诗歌独辟一隅,他的精神家园守望的就是一份他骨子里对诗的热爱与虔诚。”

  在文学评论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徐肖楠看来,黄惠波的诗歌是光明诗歌,其意义在于将浩荡气魄与个性诗意相融合,要构建诗意高贵和生命大气。他的诗歌的价值不简单在于体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价值,也不简单在于反映了一时现实,而在于最终对生活美好有引导力量。《湘江文艺》编辑冯祉艾则从直接经验角度谈黄惠波的诗歌创作。她表示,由于在基层中工作了20多年,黄惠波的创作在自我的情感表达之外,往往更多了一层对生活的真实体察与直接感悟。

  黄惠波对秋天情有独钟,“秋”是他的诗歌核心意象,也在他的生命中富有独特内涵。至今他已出版6本诗集,皆以“秋”命名,包括《禾火集》《知秋集》《三秋集》《秋问集》《秋路集》和《秋草集》,其中《禾火集》已出版英译本。“这种持续聚焦的书写,以不断的激发,探索着最为稳健的诗歌方式。这些年,黄惠波没有把秋写尽,反之,将秋写宽了写深了。我们看到一个越来越丰富的秋思世界,万物万象都可以融入其中。”诗人、《红棉》杂志副主编阮雪芳说道。《花城》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作家陈崇正认为,秋天为黄惠波提供了一种整体性。他的诗歌,是虚与实的统一,是生活与诗意的统一,是天空与土地的统一。

  理解黄惠波的诗歌,“抒情”是其中一个无法绕开的关键词。在文学评论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伍明春看来,黄惠波的诗歌具有浓厚的抒情气质。作家王威廉指出,即兴创作是黄惠波的诗歌一个很大的特点,他关注人跟世界此时此刻的关系。这在激活一个生命的内在主体。当他面对大自然时,他的情感得到了更大的抒发,那种抒情的持久性显示出他的深沉思考,并赋予诗以历史的哲思。

  在《青年文学》主编张菁眼中,黄惠波生活阅历丰富,也是一位天生敏感的诗人。在诗歌中呼吸,也在诗歌中真实。他始终带着一颗诗的心,用诗人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并记录下内心一瞬间爆发的灵感和感动,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种诗人的使命感的自觉。同样,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李彬认为,黄惠波的诗歌写作只是服从内心的召唤。出于诗歌的自觉精神,诗人在诗歌的空间腾挪自如。

[责任编辑:董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