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2020年開年首日,人行即宣布全面降準,將從1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放水是人行旨在實施較為穩健的貨幣政策,兼顧經濟內外平衡的調控,以保持市場資金的流動性充裕。因環球經濟放緩,外部不確定性持續,令中國經濟下行添壓,須要透過逆周期調節來提振經濟,新年降準釋放了穩增長的強烈信號。而從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須保持中國經濟增長穩定這個角度看,未來針對經濟運行變化,料還會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適度調節,降準、政策利率調降均有機會和空間。
今次降準可釋放長期資金8000多億元人民幣。一方面,臨近農曆春節,內地跨年流動性壓力顯現,市場資金需求量大,降準可以向市場釋放充足流動性,滿足資金需求高峰。另方面,1月是人行實施流動性操作重要視窗期,加之銀行通常會在年初對貸款項目集中投放,一季度地方債有望集中發行,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降準有利於為銀行信貸投放和地方債發行提供充足的流動性。
人行負責人表示,降準將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降低金融機構支援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直接支援實體經濟。同時,降準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利於實現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可以看出,人行放水的目的是立足於穩增長,2019年,中國內地前3季GDP增長率分別為6.4%、6.2%及6.0%,全球市場下行風險不減,貿易環境依然嚴峻,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加,中國內地要實現「六穩」,困難大,任務重,必須要有實實在在能夠見效的動作,降準體現了政府決心保持經濟增長穩定,並且有能力使用各種政策工具來實現可持續增長目標,起到提振就業市場以及市場信心的正面效應。
去年12月先後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0年經濟工作落腳都在「穩增長」,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並提及穩健的幣策要「靈活適度」,而非延續此前「鬆緊適度」的提法,意味貨幣政策不是一成不變,須要根據「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適度調節,有機會看到人行全面降準、下調中期借貸便利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繼續加大逆周期調節,提振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引導經濟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中國內地經濟前景正不斷出現有利因素,中美貿易第一輪協定達成,避免爭端升級;中國內需市場逐漸成熟,對國際市場的出口依賴度快速下降;由過去的世界工廠轉向世界市場;快速向以科技進步為主要動能的高質量發展模式轉變,經濟發展質量明顯提升等,相信對穩增長有頗大助益,也給實現今年中國經濟工作目標更多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