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研社成員 吳桐山
這個春節對中國人而言十分特別,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令全國人民春節「閉關」在家,一些人已經被困半個月。投資市場是敏感的,A股假後復市,上證指數一日跌近8%,藍籌股幾乎全線跌停,但隨後數日逐漸反彈,到昨日已幾乎收復失地,港股也跟隨反彈,其後兩天略有反覆。但筆者認為,現時只是市場受衝擊後的情緒平復,有一些淡倉先平倉,但完全未反應這波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嚴重衝擊。當大家看到春節起差劣的營運數字,才能重新評估市場估值。
首輪衝擊後情緒平復
春節後,一些外資分析師稍微下調對中國首季GDP的增長預測,但筆者認為這些分析師也許不是身在中國內地,沒有親身感受到這次疫情對內地市場的衝擊,只是參照2003年SARS的經驗估算,導致估算偏樂觀。
春節本來就是團聚的日子,工廠停工,但卻是消費和服務業高峰期。但這個春節,內地不僅工廠停了,就連消費、旅遊、服務業都全面停頓。單以年初一的電影票房計算,去年春節是14.58億元(人民幣,下同),今年年初一卻是181萬元,可以說基本歸零。單單電影票房,大行原先估計春節檔期有70億元,現在完全打水漂。還有其他餐飲、旅遊、購物等,反正除了基本的日常生活起居的米、水、電、蔬菜、肉類等消費維持正常外,這個春節整個經濟各行各業肯定都是大倒退。有內地證券行估算內地在春節期間的內需消費會損失1萬億元,這個數字相當於去年第一季度GDP的4.8%。這還未計算即使內地各行各業可以在未來一至兩周回復運行,但復原需時。疫情已經嚴重打擊消費氣氛和人們的出門意欲,工廠復工也會缺人,不可能回復全部產能;商舖縱使開門,生意也需要長時間才可能回復。
寄望疫情拐點盡快出現
絕不能參照SARS經驗來評估這次疫情的經濟衝擊。SARS時各地沒有封城、封村、封關,基本上大家還是自由往來的;SARS時雖然百業蕭條,但沒有政府要求統一停業,也沒有延長假期。簡單而言,SARS時各行各業只是有較大的跌幅,但仍在運作,但今次卻是有一段長時間的停擺。
因此,投資市場節後復市的大跌,只是反映一時的情緒,但這一波情緒衝擊過去之後,從2月底到3月起,當春節期間的經營數字逐漸公布,大家可能才要面對殘忍的數字,而不得不修訂全年的數字。這是第二波的衝擊,市場對此仍未有充足的估算。
至於第三波則是反映疫情對全球的衝擊。即使疫情不至於全球爆發,但現在中國GDP已經佔全球的17%,遠超2003年SARS時的4%。中國既是世界工廠,也是最重要的消費市場,工廠停工、商店關門,肯定對全球產業鏈和跨國企業的業績有很大影響,這也是未計算在內的風險。
新冠病毒這隻黑天鵝的威力不容低估,唯有寄望疫情拐點盡快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