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顯示,內地疫情數據呈明顯下降趨勢。
文/凌昆
中國疫情在嚴峻中開始出現積極變化,或有望比預期早受控制,令社會及經濟損失得以減輕。在抗疫的同時還須注意較長遠的發展需要,好令疫後復原更快速有效。
疫情較快緩解利經濟
觀察疫情變化主要看三個指標:新增確診、疑似病例及仍接受醫學觀察等的人數。這三個數字近日都呈明顯下降走勢,或顯示最壞的情況已過去。同樣重要者是無論湖北及其他地區的數字均有下降,湖北的大爆發似已過了頂峰,黃岡、孝感及武漢之外的重災區情況亦見好轉。故積極變化是全面的,按此筆者認為疫情可望在3月底前基本消解,內地及海外專家的模型預測亦有類似判斷。當然這不表示抗疫行動可以鬆懈,仍須預防有新爆發出現,特別是由復工引發的局部性小規模爆發,切勿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疫情較快緩解自有重大經濟意義:本來預計有兩季受衝擊或可縮減為一季。這樣損失較輕、復原較快,帶來的後遺症也較少,次季會有較好的反彈。中央在努力抗疫的同時,又開始關注經濟及發展問題。如習近平在2月3日的政治局會議講話便列出兩項指示:一要抓好達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工作,不能有「緩一緩、等一等」的思想。二要盡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特別要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和穩定居民消費等。總之,如能保障生產、投資及消費,則經濟損失會減低而前景轉佳。復工正逐步展開,各行業、企業及項目的進展會不一,但只要總體改善,物資供給及收入回升,人心自然不慌。
疫情亦可促科研生產進步
恰當平衡復工與抗疫的需要是對當局管治能力的短期挑戰和考驗,但總體上可以挺過去。由於疫期或會比預計短,故應及時考慮疫後發展策略。除簡單的推動復原外,還要研究以疫情為契機推動新產業和開拓新增長點。疫情令許多新產品及科技應用浮出,一是醫療衛生保健方面的;二是「隔離經濟」促成的各類網上交易及遠程操控,包括家居工作等;三是緊急物資流動帶來的管理營運方式。新的生活、工作及營銷、供給模式隨之浮現,如無人商店、無人機速遞、分享員工機制,醫療服務用機器人等,由此帶動了生物工程、IT、數碼化及自動化等高新科技的發展與應用。這些創新由於有機會作較大規模的市場實驗,可得到改善及加快推廣。5G通訊及各類應用程式都是受惠者。關鍵是疫後要有跟進扶持,使創新持續並形成產業規模,故當局宜及早安排與業界、用戶等持份者交流商討,總結發展經驗並制訂有關支持政策。習近平在上述講話中便提出了一些倡議,包括:一、結合脫貧及防疫工作所需推農村環境衛生建設項目。二、釋放新興消費潛力如5G應用場景及電商等。三、為培養居民健康生活推動相關產品及服務供給。另方面有保也有禁,「野味產業」威脅公共衛生安全須予整治。
此外,習近平還十分關注在汲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指出要針對疫情中暴露出來的不足,健全管治體系,提高應急能力。他批評了一些幹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並要對不稱職的幹部及時問責,甚至就地免職。這不是說說而已:湖北省及武漢市的第一把手都已下馬。其後在2月14日的深改委會議上,習近平又提出了更全面的改革指引,為了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加快構建有關法規及制度保障體系。具體措施包括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立國家統一應急物資採供體系,和加強相關科研及科技的支撐作用。為此要健全疫情相關的科研工作,和鼓勵運用大數據、AI、雲計算等數學技術來完善防控體系。
總之,疫情既凸顯中國應急的體制優勢,又同時暴露了不少機制短板。這只能通過深度改革來消除,並進一步發揮優勢。疫情過去而改革發展繼續,疫情帶來了巨大損失,但也為中國進步提供了新動力,為中國發展穩中求進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