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國經濟-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疫情下的中國經濟

2020-03-10
来源:香港商報

   寒柏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內地已開始受控,但全球其他國家卻有爆發跡象。到底這場瘟疫對中國經濟造成的衝擊有多大呢?

  疫情打擊中國經濟

  全球抗疫期間,大眾都只關心疫情的發展,媒體對經濟數據的報道也不算多。而且,本年度首季尚未結束,已公布的數據仍有限,我們只能以有限的資料作出一些估算。暫時已公布的資料如下:

  一、中國政府本年度2月份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按月急挫14.3個百分點,至35.7,低於預期的46,並跌穿2008年11月的38.8歷史低位,創紀錄新低,說明中國製造業活動出現萎縮。

  二、中國首兩月的出入口大跌,企業的採購被迫延遲。中國商務部前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提及,由於爆發新冠肺炎疫情,需求變得複雜,中國尊重首階段貿易協議項下農產品的承諾,但對於其他採購項目,則有可能會被迫啟動「不可抗力」條款而不兌現承諾。

  三、中國於2月初宣布,動用1.2萬億元人民幣,「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中國人民銀行亦在春節假期過後金融市場開市的第一天開展史上最大規模的「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此外,外管亦放寬企業境外借貸的審批。總的來說,中國為了穩定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避免金融市場可能發生的「斷崖式」下跌。

  四、國家統計局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月25日,大中型企業復工率為78.9%,其中大中型製造業企業為85.6%。

  以製造業PMI指數及進出口貿易的表現來說,武漢封城,全國隔離的政策有效減低了病毒的傳播,但同時間亦打擊了中國經濟。

  互聯網成增長動力

  純以第一季的經濟表現來說,暫時只能以政府因抗疫而增加的開銷作為支撐。國民消費亦因春節後十多天的隔離而大受打擊。當然,春節期間爆發疫情後,絕大部分國民都沒有出國旅遊,留在家中或可進一步推動「宅經濟」。除了在家工作、網上購物和遊戲之外,還有網上觀看電影、網上教育和各式興趣班等。儘管如此,正常的經濟及社交活動始終大受打擊。「宅經濟」始終無可能在極短時間內完全填補原來的消費量。

  按現時的情況,有經濟分析師估計,中國首季經濟增長率只會維持在3%左右的水平。當然,近期全球股市大跌,坊間尚有更悲觀的估算。但無論如何,雖然中國首季經濟表現肯定疲弱,但卻體現了一些環球客觀狀況及長遠趨勢:

  其一、雖然美國企圖以貿易戰來打擊中國經濟,但一年多以來的關稅施壓,依舊無法打壓中國。於2019年,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中國屈居第二,但純以出口計,中國則全球排名第一。此外,中國GDP為美國的66%,工業生產量則佔了全球約四分之一。中國因新冠肺炎而暫時停工,已令全世界陷入經濟停擺的風險。這一場瘟疫,已可側面說明美國無法以貿易戰遏止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

  其二、新冠肺炎之後,肯定會進一步深化互聯網經貿的發展。大公司肯定會在系統上大力投資,確保下次疫情再臨時,絕大部分員工可安坐家中上班。各行各業亦會考慮增加在網上消費產品及服務的投放,以對沖風險。網上遊戲、購物及教學等「宅經濟」,亦會繼續發展下去。

  中國在互聯網應用上,向來表現出色,加上國家將會推動「數字貨幣」及「互聯網金融」,再配合在5G及雲端上的發展,在可見的未來,互聯網金融及經貿,將會繼續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责任编辑: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