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選擇「一國兩制」?-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為什麼選擇「一國兩制」?

2020-04-07
来源:香港商报

   蕭平

  為什麼選擇「一國兩制」?還有別的制度選擇嗎?面對回歸後「一國兩制」遇到的種種問題,不少人生出這樣的疑問。

  九七回歸後,香港可以實行「一國一制」嗎?從法理上講是完全可以的。

  但中央政府沒有那樣做,而是把香港設立為特別行政區,以授權的方式,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為此,全國人大專門制定了香港基本法,對中央與特區關係以及特區自治範圍內的事務作出明確規定,並承諾50年不變。

  為什麼可以「一國一制」卻要「一國兩制」?這是「充分照顧到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鄧小平語)作出的政治決斷。這個決斷各方都能接受,它的根本出發點,就是最大限度保留香港的特色和優勢,令香港在回歸後繼續保持繁榮穩定。

  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給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講過一個「茶壺的故事」。話說一位老太太把家中一把上百年的紫砂壺拿到市場去賣,開價5錢銀子。一位買主很懂行,見壺內有茶山(經年歷久形成的茶垢),知道是難得的好東西,願出價三兩,隨後回家去取銀子。老太太心想,一把舊壺給這麼多錢,裏面有垢實在不好意思,於是就把茶山刮淨了。稍後買主回來,一看茶山沒了,掉頭就走不買了。這個故事意味深長,道出了中央對香港價值的珍視,可以從中體會「一國兩制」的良苦用心。

  打個比方,香港好像一個遊子,離家太久了,疏離感是難免的,對家裏的規矩和粗茶淡飯難以適應。因此,保留原有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既是大多數港人所願,也與中央考慮香港問題的出發點相契合。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已經是區域性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獨特的營商環境、法治規則和國際聯繫,是任何一個內地城市都不具備的。如果實行「一國一制」,中國只是多了一個幾百萬人口的內地式城市,卻可能失去一顆獨具特色的「東方之珠」。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改革開放後,香港以其獨特的優勢,助力國家發展,彌補國家短板,發揮了難以替代的作用。保留原有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僅有利於香港繼續繁榮穩定,也可以令香港為國家未來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可謂利國利港,一舉雙得。用鄧小平的話說,「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很重要的一個內容」。(轉自《中國日報》)

[责任编辑: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