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外資投行競爭 中信証券中信建投傳合併-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财经 > 香港

應對外資投行競爭 中信証券中信建投傳合併

2020-04-15
来源:香港商報

  雷諾擬售東風雷諾全部股權予東風汽車,並打算將東風雷諾轉型升級。 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鄺偉軒報道:外電報稱,中信集團及中央匯金等,正就中信系內兩家證券旗艦中信証券(6030)及中信建投(6066)進行合併可行性研究,冀藉此應對外資投行的競爭。受消息帶動,中信建投與中信証券股價昨日分別急升8.54%及3.3%。

  中信証券中信建投發公告澄清

  中信証券與中信建投昨雙雙發公告澄清。中信証券在公告表示,截至公告日,未獲悉有關傳聞的相關信息,也不存在應披露未披露的信息。中信建投亦發澄清公告表示,截至發公告前,未得到來自於任何政府部門有關傳聞的書面或口頭的信息,也無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外電聲稱有消息人士透露,中信集團和中央匯金近日就合併中信証券和中信建投,開始進行盡職調查,研究交易的可行性。報道強調,即使有關交易已向中證監及國資委匯報,但仍處初步討論階段,未能肯定會否成事。

  若合併估值可達670億美元

  坊間估計,傳聞中的交易,或與中證監去年底表明要打造「航空母艦級」證券公司,從而提升內地券商的競爭力。外電報道續指,各方期望透過合併中信系內兩家券商,打造一家與外國投行競爭的中資投行;而估算合併後的投行市值將高達670億美元,超越包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華爾街投行。

  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受訪時表示,當前內地正面臨較大挑戰,國企當刻進行整合,不僅是跟隨中央政策,更甚者是因應內地開放市場,國企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故中央期望藉整合國企,避免國企之間出現不必要的競爭。他預期,繼資源行業後,未來內需、銀行、金融及航空等行業的國企,將會加快整合。

  據傳中信証券及中信建投正進行合併可行性研究,冀藉此應對外資投行的競爭。 截自兩公司網頁

  資料顯示,中信証券成立於1995年。中信建投則成立於2005年,主要股東包括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中央匯金與中國中信股份(267)。事實上,中信集團近年資本重組相當頻繁,去年與凱雷投資聯合把旗下亞洲衛星(撤銷上市前編號1135)私有化外,旗下在港上市紅籌中信股份(267)也趁大昌行(撤銷上市前編號1828)股價低迷時,提出私有化大昌行。分析相信,待市況回穩後,中信股份或會將部分具潛力的業務,再重新分拆上市。

  雷諾擬售東風雷諾全部股權

  另外,因應內地汽車市場下滑及經營狀況問題,東風汽車(489)昨公布,法國汽車生產商雷諾擬將該公司持有的東風雷諾50%股權轉讓給予東風汽車。目前,東風雷諾是由東風及雷諾各自持股50%,雙方已簽署不具有約束力的備忘錄。東風汽車表示,擬對東風雷諾實施轉型升級,並致力高品質發展和技術及商業模式創新。

  在港上市國企過去一年重組案例

  2019年6月

 

  亞洲衛星(前上市編號:1135)獲大股東中信集團凱雷投資共同持有Bowenvale Limited提出私有化,該股於2019年9月退市

  2019年10月

  大昌行(前上市編號:1828)獲大股東中信股份(267)提出私有化,該股於2020年1月正式除牌。

  2019年10月

  華能新能源(958)獲母公司中國華能提出以自願有條件現金收購要約方式私有化,該股於2020年2月除牌。

  2019年10月

  中航國際(161)獲母公司中航集團提出私有化,該股將於本周五(17日)除牌。

  2019年11月

  中國糧油控股(前上市編號:606)獲母公司中糧集團提出私有化,該股於2020年3月除牌。

  【財經拆局】國企當刻重組的用意

  過去一年,國企重組此起彼落,除傳出合併及整體上市外,還有一些國企集團私有化在港上市旗艦。在這類資本操作的背後,究竟一眾國企有何用意?

  實現整體上市

  首先,國企上市旗艦之間的重組,很大程度是為了提升效率。過去,不少國企會把同類型的業務分拆至多個平台上市,雖然可擴闊融資渠道,但這不僅混淆投資者,更會影響效率。隨市場開放,若將之合併,不僅可提升效率,更可善用資源,更好地面向外資的競爭。

  近年國企加快重組的另一個原因,也在於部署國企以「A+H」或「H股全流通」的方式,實現整體上市。以今年初傳出將實現整體上市的國壽集團為例,由於集團及旗下不少極具實力的業務未上市,若實現整體上市,將可更好地體現價值,從而獲得更多資金發展業務。

  系內整合涉資金額較低

  另外,國企近月頻密重組,可能是呼應中央提出有關「混合所有制」改革,國企透過私有化低流通量及低市值公司進行系內整合,涉資金額較低,又可為散戶提供退場誘因。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