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首季外貿額降11.8% 東盟取代香港成第一貿易夥伴-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粵首季外貿額降11.8% 東盟取代香港成第一貿易夥伴

2020-04-21
来源:香港商报

 

  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貨流繁忙。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黃裕勇 通訊員陳琳報道:海關總署廣東分署20日公布最新統計數據,2020年一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1.3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對美貿易額則下降28.2%,東盟超越香港成為廣東第一大貿易夥伴。

  1.37萬億的對外貿易額中,出口7926.4億,下降14.4%;進口5768.6億,下降7.8%;實現貿易順差2157.8億,收窄28.1%。

  3月出口跌幅收窄

  進入3月份,廣東的進出口形勢有所好轉。3月份,廣東進出口5250.4億元,同比下降5.9%,降幅較1至2月收窄9.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008.1億,下降9.4%;進口2242.3億,微降0.9%。

  一季度廣東的一般貿易佔比保持在五成以上,貿易新業態逆勢增長。一季度,廣東一般貿易進出口6859.7億元,同比下降12.1%;加工貿易3856億元,同比下降25.6%。同期,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130.9億元,同比增長4.7%。

  民營企業降幅較小,呈現更強的抗風險能力。數據顯示,廣東民營企業進出口7455.6億元,僅下降2.9%,較整體降幅小8.9個百分點,佔比較去年同期提升4.9個百分點至54.4%;而外商投資企業則下降20.3%,實現貿易額5436.9億;國有企業763億,下降18.9%。

  東盟成第一貿易夥伴

  東盟超越香港成為廣東第一大貿易夥伴。一季度,廣東對東盟進出口2189.7億元,同比增長7.7%;對中國香港1902.9億元,同比下降19%;東盟超越中國香港成為廣東第一大貿易夥伴。同期,廣東對歐盟進出口1474.3億元,同比下降12.4%;對美國1256.5億元,同比下降28.2%。此外,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3659.4億元,增長1.9%。

  數據顯示,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廣東的主要出口商品。進口鐵礦砂、煤、天然氣等大宗商品較大幅度增長,分別同比增長21.3%、72.5%和29.4%。其中,進口機電產品3854.9億,下降9.5%;進口醫藥品63.7億,增長26.5%;進口消費品552.4億,增長8.1%,其中肉類80億,增長1.4倍。

  廣東自貿區受益海關制度創新

  粵港兩地跨境快速通關、深港陸空聯運、港澳小型船舶內外貿同船運輸、港澳遊艇「自由行」、澳門機動車便捷進出橫琴、珠海與澳門海關機檢結果參考互認等一批具有港澳特點的創新制度相繼推出。今年一季度,廣東自貿試驗區外貿進出口826.94億元,同比增長33.94%,高於同期廣東外貿增速,為廣東外貿穩增長發揮積極作用。

  吸引1.38萬家企業落戶

  廣東自貿試驗區成立5年多來,廣東省內海關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在探索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深化粵港澳合作等方面推出一批突破性的改革試點,廣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和珠海橫琴三個片區立足面向港澳深度融合,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廣東自貿試驗區近120平方公里土地,2019年外貿進出口3410.77億元,同比增長27.8%;佔同期廣東省進出口總值4.8%,帶動廣東外貿增長1.33個百分點。

  5年來,廣東省內海關共有5批合計57項海關監管創新制度被納入全省範圍複製推廣改革經驗,佔全省122項改革經驗的46%。其中,海關監管通關便利化措施達45項,約佔80%;事中事後監管類與支持產業發展類各佔10%。由此吸引了大批企業進入廣東自貿試驗區,海關注冊企業從2015年初的2000多家,增長到2020年的1.38萬家,增長了6倍。廣東自貿試驗區的南沙保稅港區、前海灣保稅港區進出口總額從2015年的766.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2020.1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6倍。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