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物告诉你,“分餐制”曾流行了数千年-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这些文物告诉你,“分餐制”曾流行了数千年

2020-04-30
来源:新华日报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在饮食方面,很多人越来越习惯采用“分餐制”,餐馆饭店也纷纷为顾客准备公筷公勺。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习惯采用围桌而食的“会食制”,而外国人则习惯于一人一份的“分餐制”;甚至还有人认为,“分餐制”发源于日本。

  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分餐制”在中国有着古老的传统,不仅文献中能找到大量记载,江苏多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也记录着古人长期采用“分餐制”的饮食细节。

  “举案齐眉”是爱情,也是分餐经典

  “在一个盘子里共餐的会食方式,虽然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以现在的眼光看,它确实算不上优良。”长期研究中国饮食史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研究员认为,会食制的历史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古老,存在的时间也就是一千多年。反倒是优良的分餐制更古老,文献和考古发现足以证明:分餐制在古代中国曾实行了至少三四千年。

  走进南京博物院历史馆,记者见到一件出土于盱眙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的“漆案足”,展板上还原了这件漆案的本来面貌,上面布满了漂亮的云气纹。“漆案是汉代的食案,是中国古人分餐进食的见证物之一。这件‘嵌宝石漆案’是实用具,使用的时候,案上摆放盘、耳杯和筷子。”南博副研究员陈刚说。

  据考证,至迟到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4600-4000年),古人就以小食案进餐。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考古专家们发现过一些用于饮食的木案。木案一般放置在死者棺前,案上还放有酒具多种。王仁湘认为,这一发现不仅将食案的历史提到了4500年以前,也暗示了分餐制在古代中国出现的源头。正是有了食案,“一人一案”的分餐形式正式出现。

  盱眙大云山西汉江都王陵发现的嵌宝石漆案还原图。 赵亚玲 摄

  我们都知道有个成语叫“举案齐眉”。据《后汉书·梁鸿传》载,东汉隐士梁鸿和妻子孟光隐居在吴郡(苏州)。梁鸿很有才华,但不愿做官,靠帮工为生。每次梁鸿做完工回家,孟光早早地把饭菜准备好,放在食案上,双手捧着,举得和眉毛一样高,恭敬地送到丈夫面前,请他食用。

  另一个发生在南京的故事也是“分餐制”的写照:南陈时,国子监祭酒徐孝克在参加陈宣帝举办的宴饮时,常常偷偷将食案上分派给自己的食物带回家供奉给老母,被奉为孝亲典范(《陈书·徐孝克传》)。

  诞生于江苏的成语“举案齐眉”诠释了夫妻情深,徐孝克偷带食物则是出于孝心。但这两则典故都为分餐制的重要道具——食案提供了生动的注解。

  徐州汉画像石里,古人这样吃饭

  在“分餐制”年代,贵族们是怎样聚在一起吃饭的呢?光盯着一件小小的食案看显然是不够的。来到楚韵汉风的徐州,你能够找到答案。

  走进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馆内收藏的大量汉画像石再现了汉代人吃穿住行的各个生活片段。“汉代人宴饮时,每位宾客的面前摆放着低矮的食案,侍者将每道菜肴装在食盘里端上,宾客据案而食,食物互不混杂,仅吃属于自己的食品。”指着睢宁九女墩汉墓出土的“宴饮图”,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研究员武利华说。

  另一幅出自于徐州洪楼祠堂汉画像石的“迎宾宴饮图”也颇为典型。男宾女客并不在一起用餐,男宾头戴进贤冠,坐在堂上,女客头梳高髻坐在后室中,每人面前都各自有一件放置食具的食案。

  从先秦到宋代,“分餐制”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就餐方式,这一漫长时期内诞生的各种食具都是分餐制的见证。在南京的六朝博物馆,展柜里陈列着各种六朝人使用过的青瓷碗、青瓷盘、青瓷耳杯等。一件长方形、里面分成九个方格的文物引起了很多参观者的兴趣。“还真有点像我们画水彩画时用的颜料盒。”一位参观者说。

  南京博物院所藏漆耳杯,在“分餐制”年代也被广泛使用。 赵亚玲 摄

  据了解,这件所谓的“颜料盒”其实是西晋时期的青瓷槅,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上坊街道。在收藏家马未都看来,槅就是一件典型的“分餐制”食具。

  有研究者考证,槅最早出现于西汉,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槅可盛放水果、点心或者饭菜,非常轻便,易于携带。六朝宴饮之风盛行,贵族们常常游宴于山水之间。仆人们提前准备好主食、菜肴、水果、点心,放在槅不同的格子里。用餐时间,每人手持一件槅,各自吃饭,相当方便。

  《韩熙载夜宴图》里的“饮食智慧”

  家人朋友围桌而坐,举箸共食,觥筹交错,这是有别于“分餐制”的“会食制”,也是当代中国人最熟悉的饮食方式。“会食制”的历史虽没有“分餐制”悠久,但它毕竟取代了后者。

  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王仁湘认为,这与唐代出现高椅大桌有关。至少到唐中晚期,高足桌椅已经非常普及。家具的创新与变革引起了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人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新的坐姿使“会食制”成为可能。

  仔细审视诞生于南京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你能发现从“分食”到“会食”慢慢演变的线索:韩熙载和另外三位好友坐在一张大桌边,桌上放着四人各自的一套食具,互不混杂;另一人坐在小桌边,桌上是属于他的一套食具。画家顾闳中记录下南唐士大夫阶层的饮食方式:场面热烈的“会食”虽已成为潮流,还只是有会食气氛的“分餐制”。人们围坐在一起,但食物和餐具都是“一人一份”。

  “到宋代以后,真正的会食——即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才出现在餐厅饭馆里,《清明上河图》中,汴京餐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宋代墓葬的一些壁画上也有不少夫妇同桌共饮的场景。”王仁湘说。

  “分餐制”和“会食制”都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各自有大量的文物提供佐证。但平心而论,两种饮食方式各有利弊,“分餐制”虽健康卫生,但食物太过平均,难以照顾每一个食客的口味;“会食制”满足了食客对美食多样性的需求,气氛热烈,增进感情,但彼此间津液交流,传染疾病的风险很高。王仁湘研究员建议,可兼取“分餐制”和“会食制”的优点,就像《韩熙载夜宴图》采取的“大桌分食”方式,这种“分餐制”借了“会食制”固有的条件,既有热烈气氛,又讲究饮食卫生,且弘扬了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于 锋)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