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福建罗盘技艺:非遗裏的「黑科技」-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解密福建罗盘技艺:非遗裏的「黑科技」

2020-06-16
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福州6月16日电 题:解密福建罗盘技艺:非遗裏的「黑科技」

  作者 海霞 林春茵

  当卫星导航、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罗盘还有什么用?

  这样的念头偶尔会在吴庆梭脑海中闪现一下。正值而立之年的吴庆梭是福建福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罗盘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对他而言,手中的罗盘是海上丝路的文化印记,蕴藏着海洋文明的密码。

  中国是最早在航海上使用指南针的国家,指南针罗盘曾指引郑和七下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出发点,福建罗盘的製造技艺堪称「大航海时代的黑科技」。

  中新社记者近日探访位於福建福鼎市白琳镇老街的福元堂,吴庆梭正在此开展罗盘非遗传承研习。他告诉记者,福建罗盘是中国沿海型罗盘的典型,现已退出航海用途,他所製罗盘多用於风水领域。

  「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字,慢。」他介绍,罗盘木料选用银杏木或柚木,他偏好柚木,尽管「砍下来锯片通风阴乾,一放就是三年以上。」

  罗盘画圆打格也很考究。最全最大的圆有36个,最小的也要12个。行家们把「圆」称为「层」,再加以打格,中国古文化中的「八卦」「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等知识点都一一框入其中。

  在吴庆梭看来,罗盘是风水师「解码」的工具,看得见的山水,看不见的气场,罗盘的每一层里都有着古人对於宇宙某一层的理解。

  然而,并不是层数越多,这个罗盘的级别就越高。对於风水师来说,精确才是罗盘好坏的首要标准。

  吴庆梭说,首先,製作盘面分格要精确。格线偏了,分度失之毫厘,得出来的「时」与「位」就不一样了。

  做为罗盘核心技术的那枚指南针更要精准。何谓精准?「指南针在跳跃的时候要均匀,要像时钟一样,慢慢地跳,恢复静止後,永远指向南方。」

  而从一片合金刚,到一枚长不过3.5厘米、粗细不到0.1厘米的指南针,要经过锤打、钻孔、磨针、烤焊等多道工序,需耗时两天。

  福元堂的罗盘精准度很高,以二十四节气为例,每一年每一个节气所走过的时间,可以精确到分钟。

  这得益於吴庆梭有块祖传圆形黑色铁片「传家宝」,上面分布着密密的小点以及细线,每一点、每一线都经过吴氏先人的精确测算。

  成型的盘面上,最终书写上「天干地支」的文字,红字代表阳,墨字代表阴。吴庆梭的笔画风骨源自他爷爷,「至今都还记得爷爷『杆杆翻连笔,时时落成林』的叮嘱」。

  福建省人工智能科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张航正计划和吴庆梭合作,把社会实践课带到福元堂。张航说,一面罗盘,是技术、数学和中国人人文审美的多重结合,「我们相信今天的孩子们会在人工智能与罗盘的『碰撞』中,找到更美的中国。」

[责任编辑:郑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