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香港製造 製造香港-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展覽】香港製造 製造香港

2020-06-24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疫情促使不少商家在港設廠生產口罩,「香港製造」再次吸引大家注意。早在數十年前,「香港製造」已是國際認可的品牌,並憑藉製造業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歷史博物館現正舉辦的展覽「『工』不可沒──香港工業傳奇」展示一系列經典的香港工業製品、製作用具等,尋覓港人在那些年的集體回憶。
撰文:Janice   部分圖片:Karena

 展覽展示了大量香港製造的玩具,反映早年玩具業的興盛。

廣彩全手繪、半蓋印及全蓋印織金人物花鳥瓷器,1950至1970年代。1960年代前,廣彩瓷器是純手繪的。(Janice攝)

全蓋印伊萬里花卉圖案圓碟及其膠蓋印,2015年。現時碟上的蓋印工藝已不用手繪。(Janice攝)

港製塑膠風靡世界
在上世紀工業發展蓬勃之時,穿膠花、糊火柴盒、剪線頭、串珠仔、裝嵌玩具等家庭式作業是不少港人的日常生活,由於工序簡單,就連小孩也可參與,以便幫補家計。其中,塑膠自1950、1960年代開始,就已經進入每個香港家庭,製作的產品先以水杯、牙刷、髮梳等簡單生活用品為主,到後來塑膠製產品逐漸多元化,生產出塑膠玩具和塑膠花,這些塑膠製品成為不少人的童年回憶。如早已停產的「太空篋」書包,當年這款全塑膠製的書包紅透半邊天,既能防水又不易破損,還可當「櫈」坐,學生與上班族皆可用,所以成為不少人夢寐以求的書包。若讀者曾經錯失購買的機會,不妨去現正舉辦的展覽「『工』不可沒──香港工業傳奇」,追尋兒時回憶。
展覽同時展示約60年歷史的塑膠相機,於上世紀60年代,由於塑膠成本低廉,有品牌製作全塑膠相機。雖然質素不及一般菲林相機,但因其塑膠製緣故,拍攝的照片充滿特色,四邊柔焦,色彩濃郁。後來,這個全球第一台全塑膠半自動照相機,演變成不同的款式,到現時亦不乏捧場客。在那時,最受歡迎莫過於風靡世界的塑膠花。在當時鮮花屬於昂貴消費品的年代,塑膠花幾可亂真而成為本地常見的裝飾品。西方國家也流行「模仿」的產品,無論是假髮還是毛織鳥,都頗受市場熱捧,港產塑膠花自然獲得世界市場的青睞,因此1960至1970年代成為全球出口量之冠,以「穿膠花」起家的富商李嘉誠,亦因此賺到第一桶金。

「太空篋」設計前衛,深受大人小孩喜愛。

塑膠相機,1960年代產物。

塑膠製品,1960至1990年代。仿水晶的塑膠吊燈和容器,看起來不失高雅。

港製塑膠花,1960至1970年代。(Janice攝)

曾經輝煌的產業
展覽匯聚約1200組展品,並配合歷史照片呈現,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展覽及研究)張銳森表示,展覽獻給曾經為香港工業付出過汗水的勞動階層:「長輩可回顧以前,年輕一輩則可了解工業發展。」當中線衫是上一輩人的「潮物」,這件三顆釦子組成的白色衣服現時被稱「阿伯底衫」。曾幾何時,它屬於「奢侈品」,在1940至1950年代,線衫售價約10元,相當於那時普通工人的月薪,但產品依然熱銷,其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由於李小龍也曾穿着三鈕白色線衫,並在電影《唐山大兄》中呈現精彩的武打場面,李小龍同款功夫線衫流行至歐美市場。早年還有本地出產的線衫品牌,但由於環保問題,未能以傳統技術漂染而停產了,意味未來港製的「阿伯底衫」買少見少。

李小龍身穿線衫的電影海報。

火水燈、原子粒收音機、藤器等現時已「買少見少」,甚至是已停產的產品也能在展覽中看見。

港製機殼座地擺鐘,1970年代。

香港製造的象牙橋。香港規定2021年12月31日起禁止商業目的管有任何象牙,意味着象牙工業正式告終。

熱水瓶,1950年代。

從製造到創造
「紡織及製衣業」、「塑膠及玩具業」、「鐘表業」和「電子業」並稱香港「四大工業」,成為昔日本地的經濟支柱。其中香港玩具業在80年代,更曾經超越日本、西德及美國等,成為世界主要玩具出口地。港產玩具業打響名堂,不但是因為香港勞工價格低廉,對於潮流觸覺敏銳並熟悉西方商業模式,更因80年代的「名物」——「椰菜娃娃」。娃娃擁有不同髮型、膚色、眼睛,容貌不盡相同,且擁有出生證明書,非常受歡迎。其專利擁有權雖然是美國公司,但在全球招攬生產商時香港最少有5個參與其中,娃娃也最先「出生」於香港。當時產量非常大,在1983年的聖誕節,香港每周產「椰菜娃娃」達20萬個,翌年約有2000萬個港製娃娃「被領養」,創下世界玩具製造史紀錄。為應付不斷增加的訂單,開始轉移至內地生產,恰好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內地推行改革開放政策,製造業不少工廠北移,香港經濟轉型。直到現在,很多玩具是內地製造的外國品牌,卻仍由港商管理,不少玩具商已從代工生產轉為代客做產品設計及研發自家品牌。儘管「在香港製造」變成了「由香港製造」,生產工序移師周邊地區,不過這份香港獨有的情懷、創意,依然存在產品之中。

容貌不同的「椰菜娃娃」在上世紀80年代極受歡迎。(Janice攝)

內地染廠染布,2000年代。現時香港廠房將部分工作移交內地進行,於內地廠房投產。

紀念跨欄選手劉翔打破奧運紀錄的電鍍金球鞋,2004年。展覽的金飾橫跨不同年代,反映金飾設計的演變及香港的金飾發展。圖示電鍍工藝將香港金業推向新的高峰。(Janice攝)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8月24日
地點: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香港歷史博物館
時間:星期一、星期三至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7時(限制入場人數並以先到先得方式進場)
入場費:港幣10元(標準價)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