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海洋生態健康發展 深公證監督漁業增殖科學放流-香港商報
首頁 > 新聞專題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促海洋生態健康發展 深公證監督漁業增殖科學放流

2020-07-10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訊】記者徐豔琼、通訊員司新宣報道:“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海洋生態系統被稱為“物種基因庫”,在維持全球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淨化水質、涵養水源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保護海洋資源、恢復海洋生態,落實環評報告書和環評批復的有關要求,在深圳市規划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海洋漁業局)的指導下,近日,深圳公證處接受深圳市特區建發海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申請,對深圳市海洋新興產業基地項目2020年度海洋生態補償增殖放流活動進行現場監督公證。
 
  此次放流活動在珠江口海域和大鵬灣海域同時進行,深圳公證處工作人員施美榮、邱志萍、葉宇亮、李文寬、周桂鄭、黃家喜分別前往位于寶安區福永的機場碼頭和位于大鵬新區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深圳試驗基地。
 
  當日凌晨5點,深圳公證處工作人員與放流現場的工作人員一起進行魚蝦苗的驗收、清點、裝船以及海上投放工作。
 
  海上工作不比陸地,時晴時雨,紫外線強烈,深圳的七月更是高溫灼灼,但深圳公證處工作人員不畏艱辛,努力克服海面工作時會出現的暈船、恐懼等困難,迎難而上,從凌晨5點直到中午12點,始終堅持全程參與現場監督,以確保放流的苗種質量、數量、放流方式方法等關鍵環節合法、合規,以落實項目監督、苗種質量檢驗、放流現場公證公示制度。
 
  漁業資源生態補償項目的科學實施,能有效緩解漁業資源衰退,加速漁業種群資源恢復,在改善海洋生態,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增加漁業效益與漁民收入、促進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維護生物多樣性和保護水生動植物平衡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公證參與漁業增殖放流,發揮公證對放流活動的監督作用,進一步增強放流活動的社會影響,增進群眾對放流活動的理解和認知,喚起人們對漁業資源、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的關心、支持和參與。
[責任編輯:楊亮]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