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中醫學與佛教哲學-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漫話中醫】中醫學與佛教哲學

2020-07-20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千百年來,佛教哲學對中醫學影響深厚而且巨大。佛教源於印度,約在公元前二年間傳入中國,與儒、道並立,通稱為三教。它對中國文化有着深遠的影響。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是佛教的鼎盛時期。

文:吳文豹

中醫推拿學中著名的一支手法流派「一指禪」推拿流派的傳說中的創始人,中國佛教宗派中影響最大的禪宗派創立人達摩祖師,也是在南北朝時來中國傳授禪法的印度南天竺僧人,他發覺岐伯所創按摩只有按、摩、推、拿四法,相傳他到嵩山少林寺後,曾面壁打坐九年,創造復增了搓、抄、滾、捻、纏、揉六法,而達摩曰「一指禪」。上述傳說不論是否確切,但一指禪推拿流派的命名已足以說明他與佛教的緣源。禪宗主張「專修禪定」,什麼叫禪定?《六祖壇經》中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禪內定為禪定」。意思是修行者要以靜坐斂心,專注一境。另外在《景德傳燈錄》中稱宋俱胝和尚嘗參天龍和尚,天龍竪一指示之,俱胝大悟,亦常竪一指對學者參問。當圓寂時,曰:「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受用不盡。」這是指一指禪有萬物歸一的意思,不二法門之含義。所以一指禪推拿流派的定名主要是取佛教禪宗對「禪」的含意,說明萬(手)法歸一(一手指),可見一指的重要性。同時要求學習者或施術者,在施展手法時要專注一境,排除雜念,一念集於一指,達到靜思斂心的「禪境」,專心至之。從一指禪推拿流派之名,足以看出佛教對中醫學的影響。

佛教哲學思想博大,思維方法深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國古代哲學的思辨能力,故佛教比儒、道的宗教化程度更深。有人說,所有的宗教在某種意義上都是醫學。佛教的哲學思維,修身養性學說等,對同屬東方文化體系的中國傳統醫學有重要影響。它主要表現在醫學倫理道德,心理衛生與心理治療,衛生保健和氣功養生各個方面。佛教本身就很重視醫學,佛教中有關醫藥的內容不少,如《大藏經》中有《佛說佛醫經》、《佛說醫喻經》、《佛說療痔病經》、《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治病合藥經》等,都有詳細談到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狀及治療藥物的內容。另外,佛教念經坐禪訓練清心澄志,思想意志高度集中,返觀內心,消除雜念,達到臻於明鏡的寧靜狀態。佛家的這種修禪內練則與古代導引養生的作用極為相似,佛教不但重視靜坐參禪、修練內功,許多寺院還有尚武的傳統。《達摩易筋經》就提倡靜坐與練武結合,起到調氣血、通經絡、強筋骨的作用。在敦煌莫高窟,西魏第二百八十五窟中繪有十四個菩薩練功的畫面,其中七位菩薩在禪位修身,類似「靜功」,還有七位菩薩仿效猴子望月、金雞獨立等動作姿態,這些在做「動功」修練的頗似五禽戲,這些生動的形象成為研究古代氣功的珍貴資料。

佛家的靜坐參禪、修練內功與中醫養生的作用很相似。

還有,在歷代僧侶中,兼通醫術者實為不少,有的甚至以行醫為主,如西晉的于法開,曾以食療配合針灸治難產婦;東晉的支法存,善治腳氣病;南北朝的僧深、僧匡,隋代的梅深師,唐代的鑒真和尚、藺道人,五代的高曇,宋代的法堅、智緣、文肴,元代的繼洪等,都為中醫學作出了重要貢獻。佛教以超脫往生為目的,主張不僅求一己之成佛,而是慈悲為懷、普渡眾生、救苦救難。這些雖是宗教的理論,但那種「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的誓言確實很有感召力,使慈悲之心成為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一部分,也同樣成為醫學道德的支柱內容。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其名篇《大醫精誠》中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要求醫者慈悲為懷,一心赴救,不務名利、不求錢財。前面說的歷代僧侶多借行醫以弘揚佛法,寺院也多有施醫施藥的風氣,行醫、施藥成為體現佛教僧侶們慈悲心腸的行為。洛陽龍門石窟中有一窟叫作「藥方洞」,窟中刻有二百多條佛家常用的簡便方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所以說研究中華文化,你不去了解佛教就談不上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完整、深刻的認識。同樣,你探討中醫學也必須認識佛教思想對中醫學的影響。

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