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禁足令乃訴諸最後的手段-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热门话题】禁足令乃訴諸最後的手段

2020-07-24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李哲

  本港進入第三波疫情,每日新增確診人數持續攀升,有人因而建議,政府應進一步收緊防疫抗疫措施,甚至推出「禁足令」。「禁足令」一旦推出,肯定大大有助疫情降溫,但由於措施帶來嚴重副作用,不單影響市民生活及出行自由,更會令全港陷入停擺,不得不全面停市、停工,故這只宜作為訴諸最後的終極大招,現階段祭出實在言之尚早。

  新措效力待滯後發酵

  事實上,今輪疫情雖然較前嚴峻,最近日均確診人數維持高雙位數,甚至超過100水平,還涉及大量不同群組、遍布全港各區,以至多近一半是源頭不明;然而,以上種種仍不代表此刻必須推出「禁足令」。

  一來,政府此前因應第三波疫情所推的系列措施,時間上依然有待滯後發酵,目前還不是時候加重藥力。眾所周知,新冠肺炎一般有14日的潛伏期,換言之,當局7月15日起重新收緊限聚令,及勒令禁止食肆晚市堂食、勒令市民在公共交通工具佩戴口罩等措施,至少要待7月尾才會發揮效果。也就是說,並不排除上述措施已足以遏止疫情擴散,即根本無須再度加碼。打個比方,有人發燒後服食退燒藥,不可能時隔一分鐘見體溫不退,就馬上加碼服用兩倍、三倍、四倍的退燒藥。穩妥的做法,必然是待藥力生效後再作評估,而非藥石亂投。尤其是,過度服藥的副作用,也是用藥時不能忽視的。

  二來,即使到時真箇有加藥需要,即到8月初香港疫情仍未減退,也不必一下子跳到最狠的「禁足令」,因為現時還備有不少工具未用,大可視乎情況循序漸進推出。例如,若然當刻每日新增確診數字繼續徘徊高位,則可先收緊食肆限制,要求全日禁止堂食。即使是「禁足令」,也可率先禁止晚上出行,又或禁止周六日出行,而非全天候不准市民外出;除時間外,「禁足令」亦可從地區入手,如地鐵、巴士、小巴、渡輪只可有限度行駛,私家車及的士只能有限度駛入主要幹道等,從而降低市民跨區活動的可能。換言之,在全面的「禁足令」前,尚有政策空間可以用盡。

  始終,疫情不單牽涉公共衛生安全,也牽涉經濟社會的正常運作,政策制訂不能顧此失彼。美國過分強調重啟經濟,不惜拿人民性命作賭注,固然是反面教材;不過,即如歐洲、澳紐等先進國家,亦不得不完全無視經濟,因而急急重啟旅遊之類,說明政府除了要照顧人民健康,亦要考慮及保障人民生計。

  須兼顧市民生計

  香港經歷第一、二波疫情,許多行業已經五癆七傷,從申請保就業計劃的踴躍程度可見一斑;如今更加嚴峻、對內需消費打擊更大的第三波疫情下,食肆及娛樂場所已屆生死存亡關頭,一旦不適當地用藥過重,令經濟就業承受不必要的過度打擊,繼而出現嚴重的裁員潮、結業潮,相關結果斷非打工仔及全港市民所樂見。

  不要將嬰兒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滅殺癌細胞時亦要避免損及正常細胞,適可而止的平衡道理,實在顯淺不過,相信由市民到醫生都知之甚詳。當然,要令天秤側重一面容易,要完美平衡則具難度。香港之前成功克服第一、二波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亦算可控,相信第三波疫情下,我們還是可以找到趨利避害、恰到好處的平衡點的。

[责任编辑:郭玉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