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疫下新常態 遙距醫療可行嗎?-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專題】疫下新常態 遙距醫療可行嗎?

2020-07-30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疫情之下人人保持社交距離,想不到連「睇醫生」都可以遙距?疫情催促無接觸經濟模式高速發展,在科技協助之下,更推動了遙距醫療(Telemedicine)服務。這種反傳統的「睇醫生」方法,透過視像、電話或即時通訊軟件協助醫生診症,讓市民足不出戶也可以接受醫療服務。記者專訪香港中文大學醫務中心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趙志輝、智慧城市聯盟會長楊文銳,以及遙距醫療用家分享親身經驗,從醫學、科技、用家三個角度,深入了解遙距醫療的好處和限制。

記者:洪嘉禧

遙距醫療已發展多年,但尚未普及,新冠增加了大眾對遙距醫療的需求。(中大醫院提供)

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間,市民盡量避免到診所求醫,以免受到感染。因此,醫生也多了透過電話、視像通話等遙距醫療方式診治病人。香港中文大學醫務中心自今年2月推行遠程醫療服務,為39名舊症病人安排電話或視像覆診。另外,中心於同期為約750宗要求接受新冠病毒測試的人士,安排電話或視像簡介測試流程。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趙志輝表示:「目前安排病人遠程覆診,慢性病和毋須檢查疾病的病人都適合遠程診症,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喉嚨痛、皮膚病、輕微情緒病等。這些患者已經向我求診多年,建立了醫患關係(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因疫情影響或其他原因才不便親身覆診。至於新症,則仍會安排面對面會診。」現階段遙距醫療並非適用於任何情況,首次會診還是需要面對面,讓醫生能深入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

遙距醫療透過視像方式,使患者足不出戶便可獲得醫生的建議。

為病情作初步診斷

遙距醫療主要為患者節省了交通時間,而且在疫情下降低醫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趙醫生解釋:「遙距醫療為患者提供一個額外的選擇方案,而非取代傳統醫療服務。透過遙距醫療,長者毋須長途跋涉來看病。對於提供家訪服務的醫生而言,可以節省交通時間。之前一位中年女士出現頸腫及喉嚨痛等問題,我透過視像診症,她張開嘴用光照射喉嚨位置讓我觀察扁桃腺,能看見扁桃腺紅腫、發炎,與我跟病人面對面診症的清晰度差不多。另外,我會請患者自行按頸部腫脹處,根據痛或不痛、硬或軟,又或有沒有發燒、頭痛、咳嗽等問診了解症狀,加上患者以往的紀錄,從而判斷病情,患者其後便可以直接取藥。除非較嚴重的情況,例如喉嚨含膿、變白,有大量細菌積聚等,才需要找專科醫治,甚至入醫院注射抗生素。」

家庭醫生趙志輝指出進行遙距醫療前須先與患者建立醫患關係。

打通「醫健通」成關鍵

利用遙距醫療,醫生可以替患者作出初步評估,透過了解症狀,給予基本的治療方向。不過,遙距醫療目前仍只在起步階段,智慧城市聯盟會長楊文銳表示:「遙距問診服務是一個新趨勢,現時科技先進,視像畫面已十分清晰。香港有『醫健通』服務,當中記錄患者的個人資料、藥物敏感等醫療資料,提高病人護理的連貫性、促進公私營醫護機構之間的協作,但這個服務仍未全面開通,如產婦經醫院產科醫生評估後,每隔一段時間要到健康院做檢查,產婦檢查時要自行帶備之前檢查結果的資料。如果所有醫院、診所、病人都使用『醫健通』,便可以擴大遙距醫療的服務範圍,而非局限於覆診者。」「醫健通」於2016年啟用,食物及衛生局在2019年表示登記市民數目突破100萬人,並有超過1 700間公私營醫護機構已登記加入該系統,若想更全面使用遙距醫療,應透過科技共享患者資料,方便醫生進行線上的初步評估。

智慧城市聯盟會長楊文銳指出若全港市民都加入醫健通,更有助醫生進行遙距醫療。

適合慢性病覆診

隔着螢幕會診,最大的限制就是醫生無法接觸病人,趙醫生認為:「遠程診症要視乎病患的種類,如病人心口痛,有可能患有急性心臟病,又或中風,需要立即到急症室,這些高風險的疾病便不適宜使用遠程診症服務。在檢查方面,有七至八成的診斷由問診決定,而檢查提供更多客觀證據證實,例如吃錯食物肚痛會有肚瀉的病徵,但若是因為生腫瘤而肚痛,便要醫生親手壓按檢查才有機會發現。」在外國,遙距醫療機構會向患者提供基本的檢查設備,如檢查血壓、心跳、血糖等均可在家進行,因此遙距醫療能夠應用在很多慢性病患者身上。目前在香港,只有較明確、不依賴檢查的病患才比較適合遠程診症服務。

遙距醫療不能為病人做檢查,因此多由問診診斷病情。

遙距醫療要發展到普及化,在宣傳推廣上必須加大力度。楊會長指出:「大眾的接受性是關鍵,他們能不能適應這個新模式?香港地小人多,市民都習慣了在居所附近就有醫務所,不像外國般要開車半小時才找到診所,那為何要遙距『睇醫生』?」但他同時補充:「今次疫情加快了遙距醫療的發展,市民的習性改變後,會有助形成新常態。當人們發現到遙距醫療的好處,例如節省時間、減低傳染病風險等,大眾便會作出選擇。」他又指隨着越來越多市民將會更換新的電子身份證,日後將可利用新智能身份證預約醫生,同樣有助遙距醫療的發展。

在疫情下遙距醫療可減輕患者到醫院的感染風險。(中大醫院提供)

取藥方式未完善

病人的配藥問題,也是遙距醫療發展上需要解決的另一個難題,即使患者已經接受了遙距診症,仍要親身或委託他人到診所、醫院取藥。醫管局早在4月已經率先與個人護理產品連鎖店的藥劑部門合作,讓病人可到指定分店取藥,並由藥劑師教導正確的用藥方式,期望透過連鎖店廣闊的分店網絡,方便遙距醫療使用者取藥。另外,某些遙距醫療公司亦會提供速遞藥物服務。趙醫生坦言:「遙距診症尚未完全應用到醫療行列,因此遙距藥劑服務(Telepharmacy)同樣是未完善。利用快遞運輸藥物,會有運送安全的考慮,如何確保藥物運送正確,又如何向病人解釋使用方法,都是日後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目前在《遠程醫療實務道德指引》上也未給予權限。除了運送藥物的監管問題,在保險上也需改進,目前只有數間保險公司提供遠程醫療的索償。」《遠程醫療實務道德指引》去年10月頒布,為希望從事遠端醫療的醫生提供指導,醫生須為病人是否適合作遠端醫療的決定負全責,成為不少醫生的顧慮。趙醫生冀望《指引》未來可以有更清晰的方向,如列明哪些疾病或在何種情況下可利用遙距方式為病人診治,以及在藥物配送監管上有更多指引。

現時大部分使用遙距醫療的人仍需到醫院或診所取藥。

科技的進步重新定義醫療界的工作流程,雖然遙距醫療並非適合所有醫療狀況,但它可以降低醫療服務成本,減輕感染風險,並使行動不便的患者更容易獲得醫療服務。疫情促使遙距醫療的發展,但相關監管措施卻未有跟上步伐,遙距醫療服務要做到真正「落地」,就必須要解決配套問題,例如藥物安排、分辨適合遙距醫療的病症等,而且保險公司也要有配合的計劃等。社會對於遙距醫療的習性也有待形成,相信遙距醫療要全面普及化,仍需要一段時間。

宜開發專屬應用程式

要實行遙距醫療,必須借助科技進行,到底病人需要配備哪些設備?趙醫生解釋:「中大醫務中心提供Microsoft Teams及Zoom兩套遠程醫療服務軟件。病人在預約覆診時表示希望接受遠程醫療服務,醫療中心職員會為病人安排與醫生進行電話或視像諮詢的日期及時間,若病人希望利用視像服務,職員會向病人發送有關網上連結。病人只需於指定日期和時間點擊連結便可。如病人的智能手機安裝了相關軟件,亦可透過電話等使用遙距診症服務。」對於遙距醫療的安全問題,楊會長指出:「醫療機構應該要有一個專屬的應用程式,而不是透過第三方提供、而且屬公開性質的應用程式,因為當中會產生保密性問題,難以確保病人的私隱、病患資料得到妥善處理。我認為醫療業界可與科技公司合作,研發一套專屬的遙距醫療程式。」

如有專屬的應用程式進行遙距醫療更能保障病人的私隱。

年輕人電腦、手機不離身,容易理解遙距問診服務的運作方式。然而不諳科技的長者,又如何掌握當中的使用方法?趙醫生表示:「長者可能覺得透過視像看病不安心,又或不懂得使用程式,因而抗拒使用遙距問診。有關當局在大眾宣傳上可以做得更多。」根據嶺南大學6月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61.3%的受訪長者認為在相關技術成熟的條件下,願意或非常願意嘗試通過「視像」方式向醫生問診。楊會長表示:「現時很多五六十歲的長者都懂得使用智能電話,甚至會有自己的網上社交圈子,對科技的認識不一定遜於年輕人。若真的不懂得使用,也可找家人或社工協助,又或源用舊有的方法,把資源留給最有需要的病人。」遙距醫療的發展目的,並不是要完全取代傳統「睇醫生」的方式,而是善用科技增加醫療系統的效率。楊會長坦言,在智慧城市的發展前提下,如何把科技融入生活才是最重要。

疫下遙距看病

每逢有新的科技產品、服務面世,支持與反對者總有人在。到底遙距醫療是否真能幫到病人?李小姐找趙醫生看病超過十年,早在疫情之前,她已經使用過電話問診服務,李小姐表示:「疫情之下不方便帶小朋友到醫院,因為擔心受感染。運用遙距醫療同樣可以得到醫生的即時回覆,節省了到醫院的等待時間、交通時間,的確方便。如非必要情況,或須進行檢查,若再有普通病痛,我都會選擇使用遙距醫療服務。」

李小姐拍下女兒的皮膚情況給趙醫生診斷。(受訪者提供)

隔着螢光幕診症,會否擔心會有誤差?李小姐直言:「數月前我的一歲女兒出現皮膚問題,耳朵發炎,有紅疹及流膿,我拍了照片傳給趙醫生,並透過電話把病徵告訴他,趙醫生即診斷出女兒是皮膚敏感,並告知我注意事項,之後再由我丈夫到診所取藥。其實女兒一直找另一位兒科醫生看病,但該診所沒有提供遙距醫療,疫情下實在不想帶女兒外出,因此選擇了趙醫生的遙距服務,唯一問題是仍須到診所取藥。如果可以仿效外國做法,由醫生處方,再到居所附近的註冊藥房配藥,甚至由速遞公司送藥到門外,那就更方便。」

[责任编辑: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