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指點】阿紮爾訪台的政治風險-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名家指點】阿紮爾訪台的政治風險

2020-08-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作者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就在中美關係持續緊張聲中,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於8月9日至12日訪台。美國在台協會強調,此為1979年以來訪台「層級最高」的美國內閣成員,也是特朗普總統2018年簽署《台灣旅行法》後,美國派遣高階官員訪台政策的一環。然而,阿扎爾此行重彈特朗普所謂「中國隱匿疫情」的舊調,似乎透露了他此行既不是來台請益,也無關美台簽署《醫衛合作了解備忘錄》,而是代表特朗普與蔡英文當局合唱一齣「反中抗中」的雙簧,意在為特朗普低迷的選情敲鑼打鼓。問題是,蔡當局與特朗普特使阿扎爾眉來眼去,究竟是給台灣的安全加分,還是給原已緊張的兩岸關係潑油救火?實在不無疑問。

  台灣角色的改變

  事實上,特朗普政府與蔡當局都刻意凸顯美國訪台閣員「層級最高、排序最高」的政治意義,恐怕有點浮誇。依照美國總統的繼任排序,內閣排名就是依照行政部門成立先後為準,硬扯其層級與地位,根本不具意義。然而,阿扎爾訪台的政治使命顯然高於醫藥衛生專業,特朗普、國務卿蓬佩奧都親自出馬,隔洋加持。而阿扎爾在台灣的活動更幾乎是全程公開、直播,創造出的媒體曝光度,網絡聲量絕對超出衛生部長的規格。

  從表面上看,美方此行是為了與台方共同討論防疫措施、全球衛生等議題,但是在美國全力遏制中國大陸的戰略布局下,此行也是以美台是「價值理念相同」的夥伴關係為由,用以證明台灣是美國圍堵遏制中國大陸的一環。畢竟從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國的國會與行政部門已聯手通過包括《台灣旅行法》等具法律強制力的5個法案,堪稱1979年美台斷交以來雙方互動熱度最高的時期。可見特朗普上台後,美中關係的本質出現變化,「遏制」重於「交往」,台灣的角色也隨之改變。美國目前在特朗普團隊的鷹派主導下,而「對付中國大陸」是特朗普鷹派與蔡當局的共同立場。

  阿扎爾訪台無實質效應

  正因如此,號稱1979年以來美國訪台最高層級的內閣官員的阿扎爾,與台灣簽訂的《醫衛合作了解備忘錄》中,竟然只見空泛的「提高行政層級」與「合作範圍擴大」,及更不知所云的「增進美台人民的健康福祉」和「共同促進全球衛生安全」。換言之,美方只會分享「疫苗的資訊」,但沒有表示會提供疫苗給台灣,也沒有承諾會優先授權台灣生產疫苗。其實,這完全不意外,只是台灣對阿扎爾訪台抱持不切實際的期望,也因此引發了公衛專家質疑此次訪問的實質效應,堪稱阿扎爾來台簽了一項如同廢文一般的備忘錄,但是除了名義上的所謂「外交大突破」之外,台灣可說是半點實質的好處都沒有。

  尤有甚者,阿扎爾拜會蔡英文當天上午,解放軍戰機飛近台灣空域,並短暫穿過海峽中線。儘管台灣輿論將中國大陸的動作和阿扎爾訪台相連結,但此一動作既可解讀為對美台政治互動的警告,亦可「淡定」視為解放軍日常訓練在時間上的巧合。美方原本希望藉阿扎爾訪台之行再刺激北京,用以持續激化美中的衝突,亦即藉由打出「衝突邊緣牌」來火中取栗,以便挽救特朗普岌岌可危的選情。然而,大陸高層已明確定調,不希望和美國打「新冷戰」,若美方做出挑釁,北京則會做出「堅定而理性」的回應而非採取「對等報復」。11月3日美國大選前,大陸將盡量以「忍」的立場來面對美方的刺激作為。

  台灣只是棋子

  總之,阿扎爾訪台是美國戰略「遏中」的一步棋,台灣是棋子,目前看來,北京並不急着隨這步棋而起舞。台灣在迎接阿扎爾來訪時,也應思考美中「新冷戰」下的自身處境,尤其在特朗普政府變本加厲打「台灣牌」,營造出美台關係突飛猛進的表象之時。然而,美國頻打「台灣牌」,更多是一本萬利乃至無本生意,到頭來是好處美國拿,風險台灣擔。當美中關係質變成敵對關係,而台灣一旦成為美國手中「可控的危機」,便將喪失追求和平的自主性,得隨美國走上與大陸敵對的不歸路。最後,在美國頻放「利多」之際,台灣仍須體會到殘酷現實,即台灣在三邊關係中,量體與實力最小,禁不起擦槍走火的後果,切勿當馬前卒,以免淪為最大的受害者。

[责任编辑: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