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事講場】應盡早結束「總辭」鬧劇-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港事講場】應盡早結束「總辭」鬧劇

2020-08-24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何子文

       人大決定包括4名早前被取消參選資格的反對派議員在內的全體議員續任,也沒有加入重新宣誓的要求,顯示中央沒有把反對派排除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建制架構。然而,對於中央的好意,反對派仍然在所謂「總辭」問題上左搖右擺。面對「攬炒派」的施壓,反對派一直被牽着鼻子走,一時表示留任,一時又表示要考慮;部分如陳志全、朱凱迪之流,既表明不留任,但又不願意辭職。香港已經沒有內耗和分裂的本錢,反對派是留是走應及早決定,盡早結束「總辭」鬧劇,讓立法會可以聚焦抗疫民生。

      主流反對派立場

       現時人大的安排是最符合香港利益的安排。人大沒有設立「臨時立法會」、沒有DQ反對派議員,顯示中央希望釋除政爭,讓香港重回正軌,反對派有何拒絕之理?他們一直在「總辭」上患得患失,真正原因並非是他們不想留任,恰恰相反,不論從議席、薪津、權力等考慮,反對派都沒有辭職的理由,而近日不少反對派元老及學者都呼籲反對派留守,反映的正是主流反對派的立場。

       反對派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攬炒派」一直向他們施加巨大壓力,要求他們辭職以示抗爭之心,更拋出所謂「選民只授權4年」的理論,意思是反對派已經沒有民意授權留任云云。「攬炒派」的「總辭」邏輯根本不值一駁。首先,如果「攬炒派」認為辭職就是抗爭,他們為什麼去年又要爭區議會議席,現在又不辭職?如果他們認為反對派不應留任議會,這樣他們明年也不應該參選,否則今年辭職了,明年又參選,請問當中邏輯何在?至於所謂「民意授權說」,反對派支持者投票支持的是現任反對派議員,而不是當前這班「攬炒派」,「攬炒派」有什麼資格以民意為名逼反對派「總辭」?

       然而,反對派卻失去了自身的意志和底氣,面對「攬炒派」的無理施壓不敢直斥其非,反而在「總辭」上進退失據。不過,是否「總辭」,有多少人留任或辭職,是反對派自身的事,對立法會運作而言,就算反對派真的「總辭」,天也不會塌下來,在建制派緊守崗位之下,立法會各項撥款、議案一樣可以推進,「總辭」與否根本無關宏旨。但同時,立法會議員用的是公帑,反對派如果真的「總辭」,就不應再拖拖拉拉,應該立即辭職,政府也停止發放薪津,一方面既然他們要走也不必挽留,至少可省下一點公帑,另一方面各界都希望盡快結束這場「總辭」鬧劇,可以集中精力在正事之上。

       香港應配合國家新經濟戰略

       這次疫情對香港經濟民生的衝擊史無前例,香港過去從未試過長時間儼如「封港」狀態,經濟猶如死水,民生飽受摧毀。立法會復會後,更應該多就經濟民生提出建議,尤其是10月的施政報告,關係到香港如何戰勝「疫」境,更需要立法會議員建言獻策。

       同時,香港更需要及早部署疫後經濟重建,配合好國家「國內大循環為主」經濟戰略。中央近日提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標誌着中國為應對國內外形勢,重定發展格局的重大改變。香港如何順應這個「國內大循環為主」的主調,將是疫後發展的關鍵。香港社會應該全力研究如何在國家新戰略下,加強香港的角色和功能,立法會未來一年也應該帶動有關討論,推動政府積極配合國家戰略。

       香港有大量經濟民生工作需要推進,立法會肩負重任,反對派如果有心留下,就應該切實履職;如果要走,就應該早作決定,不要拖政府抗疫保經濟民生的後腿。

[责任编辑:刁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