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周年】深圳实现经济、税收良性互动-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特区40周年】深圳实现经济、税收良性互动

2020-08-26
来源:中新社

  据中新社报道,深圳特区迎来40周年。专家分析,40年来,创造奇迹的深圳在经济发展与政府税收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40年前,时任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袁庚提出「每多运一车土石奖励4分钱」後,深圳蛇口工业区广泛采用超产奖励制度,极大激发工人生产热情,工厂车间开足了马力。深圳全市重点行业流转税源数据显示,1980年到1991年间,服装、鞋帽、日用品等轻工业在生产环节流转税中的佔比迅速上涨,从37.3%攀升到了91.2%。

  40年後,脱胎换骨,深圳的经济支柱早已从「三来一补」的加工业,变成金融、物流、文化、高新技术等四大产业。其中,最大的一极是高新技术。

  众多高新技术企业中,深圳华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第一家北斗GNSS卫星导航定位芯片设计公司,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背後坚强的「芯」支撑。公司副总经理彭小军介绍说,「中国芯」的成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税费优惠的支持。截至2020年8月,企业已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188万元(人民币,下同),2019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达555万元。就在前幾天,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又上门详细解读了最新出炉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政府的政策支持,为深圳华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图为深圳湾畔的华侨城欢乐海岸。 中新社

  40年间,深圳诞生了中国平安、华为、正威国际、恒大集团、招商银行、腾讯、万科、深圳投控8家世界500强企业,近30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投资。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分析,深圳始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除了全球500强,深圳还培育了大疆、华大基因等幾十家独角兽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7万家。

  积极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深圳也更好地发挥了政府作用。以税收为例,1982年深圳出台政策,特区「三资企业」可享受所得税减按15%的低税率和两免三减半、三免四减半等优惠政策,并对进口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免徵工商统一税。政策的倾斜给最初的特区赋予了特殊的定位,使深圳的发展拥有了「特优」的条件和「特快」的速度。

  图为深圳市民中心夜景。 中新社

  特区政策逐步与全国统一後,深圳并没有裹足不前。汤继强说,在税收方面,深圳用足国家政策,积极创新徵管手段。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的政策,深圳税务机关向企业广泛宣传,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工作,让尽量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创办之初就能享受到国家扶持政策,为企业成长壮大创造了更大空间。

  经济与税收的良性互动中,深圳迅速跃升现代化大都市,GDP从1979年的1.96亿元攀升至2019年的2.69万亿元。深圳的地方财政收入也从1979年的0.17亿元提升到2019年的3773.21亿元。如果把中央级收入也计算在内,深圳每平方公里的税收产出达到4.1亿元,高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分析,深圳的市场化程度高,经济迅速增长创造了更多税收,让政府有更多资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协调,让市场主体有更多的积累、谋求更好的发展。它的创新、便利以及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协调关係,都值得在全国推广。

  研究深圳多年的李旭红说,从全国各地涌向深圳的优秀人才,更想谋求更好的发展环境。他们前瞻性地看到,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满足市场主体需求,政府才能获得更多税收,才能为企业、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