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法治評論》刊物獻禮特區建立40周年-香港商報
首頁 > 新聞專題 > 直通大灣區 > 灣區動態

《深圳法治評論》刊物獻禮特區建立40周年

2020-09-03
來源:香港商報網
  改革開放大潮涌動,“ 雙區驅動 ” 中流擊水。近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 40 周年的重要時刻,由中共深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深圳市司法局主辦的《深圳法治評論》2020 年第二期以 “ 深圳經濟特區法治建設 40 年 ” 為主題,正式付梓出版。
 
 
  本期雜志呈現出兩大亮點:其一,通過一組文章,充分展現 40 年來深圳法治建設的多項創新之舉以及豐富碩果,為深圳未來的法治城市示范建設布局謀篇;其二,力邀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專家撰文,聚焦 “ 雙區驅動 ” 的深圳法治路徑,就深圳法治建設發表真知灼見。
 
  回首四十年  展望新時代
 
  40 年來,深圳的法治建設始終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伴同行、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深圳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諸多方面實現了數十個 “ 全國率先、業內首次 ” 原生創舉,為中國法治建設樹立了時代標杆和參考藍本。
 
  因此,本期雜志的專論欄目以 “ 四十年回眸與前瞻 ” 為題,精心組織了一組文章,從立法、法治政府、司法和法治社會四個方面展現深圳 40 年來如何通過立法規制耕好 “ 試驗田 ”,如何依法行政當好維護經濟社會秩序的 “ 守夜人 ”,如何推進司法公正做好社會穩定的 “ 壓艙石 ”,如何構建法治社會奏響多元參與化解社會糾紛的 “ 大合唱 ”。
 
  聚焦 “ 雙區驅動 ” 的法治路徑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 40 周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本期雜志力邀三位權威專家,就雙區驅動的法治路徑展開論述。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王敬波教授指出,過去 40 年,深圳經濟特區為中國改革趟出一條法治道路,未來,深圳法治城市示范建設工作有四個突破方向。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朱景文教授撰文深入分析深圳的先行性立法和變通性立法實踐過程,闡述改革與法治的關系,並為深圳用足用好特區立法權提出三點極具建設性的建議。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原總法律顧問王春閣博士在《粵港澳大灣區區際法律沖突研究及合作建議》一文中提出,借鑒區際沖突規范的經驗,進一步促進大灣區仲裁合作;建立司法協助關系,全面解決區際法律沖突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雜志新增案例欄目,介紹前海法院適用香港破產法律所進行的探索,該案例曾入選廣東省高院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糾紛典型案例,極具借鑒意義。
 
  創刊于深圳經濟特區建立 40 周年以及 “ 雙區驅動 ” 的歷史節點上,《深圳法治評論》定位于輔助本市党政機關領導干部決策參謀,為實務部門提供交流平台和宣傳陣地,將努力形成具有全球視野、中國特色、深圳特點的 “ 深圳學派 ” 風格。(徐豔琼  司新宣)
 
[責任編輯:楊亮]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