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汝林
毫無疑問,隨着近年中國科技的發展,許多中國科企巨頭們顯然已不滿足只限於國內市場,「進軍海外市場」和「全球化」成為許多中國科企的新目標和新戰略,比如正處於風口浪尖的字節跳動在推出TikTok時就定位要成為一家服務全球用戶的科技公司;而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科技巨頭近年也加緊了海外市場擴張。
儘管近年全世界似乎出現了一種「逆全球化」保守趨勢,特別是美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對全球化格局更造成了很大衝擊。不過歷史經驗已經證明,全球化很難逆轉,特別是在各國經濟產業已經高度聯繫的今天。高科技等新興產業便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催生的,所以任何一家想要長遠發展的科技企業,全球化是必經之路,亦是每一家科技巨頭都會具備的「戰略野心」。曾經的微軟、亞馬遜如此,今日的字節跳動、阿里、騰訊和華為亦如此。
不可能放棄全球化策略
只是今時今日,在如今中美關係、地緣政治形勢下,中國科企們的全球化之路困難重重。特朗普當局把抑制中國科技發展定位為其重要政策目標,抑制中國和抨擊中國已成為其疫情之下為穩定競選基本盤的重要任務,中美兩國關係已降至幾十年來最低點。因此,中國科企們進軍美國市場的路必定會被美國政府當局阻攔,華為、TikTok就是典型例子;不止美國,如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中國科企們在北美、印度、歐洲等市場亦可能因美國制裁而面臨很大阻礙,比如近期印度就先後以「國家安全」為由審查、禁止了數百款中國App。這些因素都不得不令中國科企決策者們重新思考、布局全球化之路。
放棄全球化策略肯定是不可能的,就如TikTok遭受特朗普當局的故意打壓、被迫要求出售,依然仍在想辦法留在美國市場。其最新的一條出路是與美國科企甲骨文合作。一方面,甲骨文董事長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可獲特朗普信任;另方面,TikTok可將美國用戶數據轉移至甲骨文的服務器中,此舉既可滿足美國政府對美國用戶數據安全的要求,亦能避免字節跳動失去美國市場和演算法,從而保住美國業務,對其繼續推進全球化可謂關鍵一步。
另尋國際化出路
除了TikTok,近期騰訊、阿里等中國科企也在另尋國際化出路。騰訊目前計劃將其亞洲中心設立在新加坡,以新加坡為基地發展東南亞及國際業務;阿里投資新加坡和東南亞市場的動作亦很頻繁,除了收購新加坡電商平台Lazada,5月再買下新加坡AXATower半數股權,這個月再計劃投資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東南亞網約車服務Grab;而字節跳動亦有計劃在未來3年增加在新加坡的投資,建立數據中心。
中國科企們開拓投資新加坡,當然不止為了爭奪東南亞市場,也是其應對美國打壓制裁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出路之一。新加坡在國際局勢中一直保持中立狀態,其民主制度和健全的金融及法律制度令其可與西方國家保持良好的互相信任關係,而新加坡與中國關係亦很密切友好。由此來看,將新加坡作為國際業務拓展基地或數據存儲地是中國科企們在如今局勢下不得不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