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鵬城的一支勁旅-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文化 > 副刊

融入鵬城的一支勁旅

2020-09-22
来源:香港商報網

  文/段亞兵

  前言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40年前,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前后,基建工程兵二万官兵陆续进入深圳。我是其中的一员老兵。这支部队在深圳初创时期艰苦创业、开拓事业,为深圳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40年后的今天,回想起二万人的不凡经历,十分感慨、几份感动!特写一篇文章,纪念伟大的改革开放时代和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向深圳的拓荒牛致敬!

  一支部隊調入深圳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毗鄰港澳的深圳承擔起先行探路的重任。1979年深圳建市。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就在深圳萬事開頭難時,1979年年底一支基建工程兵部隊從東北冰天雪地的東北大地南下來到了春暖花開的南海之濱,參加一座新城的建設。從此,一支部隊與一座城市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兩萬基建工程兵調入深圳。

  成立於1966年的基建工程兵部隊,誕生於新中國四面環敵的危險之中,肩負著共和國盡快實現工業化的重任,承擔著國家大型基本建設和國防工程建設任務。這是一支「勞武結合、能工能戰、以工為主」的特殊部隊,最盛時基建工程兵兵力達到近50萬人。

  改革開放前夕,黨中央領導高瞻遠矚觀世界、撥開迷霧看真相,認為和平發展是當前國際社會的主要趨勢、仗一時打不起來,做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重大戰略決策。這種情況下,基建工程兵功成身退、兵種撤銷。因此,從1982年下半年開始,基建工程兵的兩個師二萬人調入深圳集體轉業成為深圳的建設施工生力軍。

  當時的深圳局面新開,百業待興,渴求人才。這支部隊的調入,讓深圳有了一支數量最大的移民群體。當時的深圳特區內居民居民2萬人,而這支部隊幹戰2萬多人,加上後來陸續進入的家屬孩子,人數達到特區內居民的兩三倍。這個移民群體不光數量大,更重要的是質量好。這支二萬人的隊伍,擁有三千多名黨員、一千多名高級技術業務骨幹,帶來了許多大型工程機械設備。這是一支政治素質好、技術業務精、組織紀律性強、年輕力壯、生龍活虎的隊伍。深圳第一次有了一支國家級水平的建設勁旅。長纓一旦在手,縛住蒼龍有了底氣。

  與城市一起成長

深圳经济特区最早的地下排水管道

1983年9月21日,由基建工程兵组建而成的深圳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举行成立大会。

  在戰士們的想像中,毗鄰繁榮香港的深圳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城市。但剛一下車,眼前荒涼落後的景象讓大家大吃一驚:市區街道狹窄,房屋建築破舊,比內地的許多縣城水平差得遠。羅湖老東門一帶是市區中心,街道很短,點上一支煙還沒有抽完,就從這頭走到了那頭。最高的樓房是深圳戲院和對面5層高的深圳旅店,街道很多地方都是土路。

  軍人的使命是沖鋒,沒有功夫停下來歎息。幹部戰士立即投入了安家、拓荒的戰鬥。進入深圳第一天,許多連隊挖地為灶、支鍋煮飯;沒有水喝,就地掘井。學習當地民工隊的辦法解決住房問題,用毛竹搭架、編竹葉為竹排做牆、牛毛氈蓋頂防雨。一夜之間荒草地上冒出了幾百棟竹棚。這就是戰士們的家。竹棚冬天不遮風,夏天不避雨,一個火星就會燃起大火,幹竹烈火,火燒連營,戰士們多年的積蓄化為灰燼。

  部隊剛落戶深圳的前幾年,由於全國壓縮基本建設戰線、艱難摸索市場經濟的路子、遭遇強台風襲擊等多種原因,部隊遇到了難以想象的挫折和困難,吃了很多苦頭,也走了一些彎路,少數隊伍甚至陷入了絕境。1986年《特區文學》第五期,發表了吳啟泰、段亞兵撰寫的中篇報告文學《深圳·兩萬人的苦痛與尊嚴》,反映了這次隊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引起了轟動。

  然而,苦痛是意志的磨刀石,挫折是成功的考驗關。面對挫折和困難,戰士們不以為苦,樂在其中;不怕失敗,從頭來過;敢打硬拼,迎接挑戰;不怕困難,日夜奮戰。先後建起了一批深圳最早的標志性建築:高檔優雅的友誼商場和泮溪酒家,莊重美觀的市委大樓,特區第一棟20層深圳電子大廈;參與了當時中國第一樓53層國貿大廈的建設,為創造「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出力。

  在部隊集體轉業十年後,這支隊伍迎來了其輝煌時期。1991年,建設集團被評為度深圳市最大國營盈利企業第三名、最大房地產企業第一名。1995年建設集團被國家建設部評為全國先進施工企業。1993、1994年,國家有關部門分別在人民大會堂、北京釣魚台兩次召開了關於深圳建設集團改革經營制度研討會。人民日報大篇幅向全國報道介紹了建設集團的經驗。彩虹總在風雨後,撥開烏雲見晴天。

  據不完全統計,這支隊伍在深圳建成了高層、超高層建築上千棟;參加了福田中心區、車公廟、深圳灣、科技園、安托山、龍珠等片區以及深圳機場、鹽田港碼頭、皇崗口岸保稅區等移山填海約40平方公裏等項目的施工;深南大道、北環大道、濱河大道等市政道路和橋梁(立交橋),深圳體育場館、龍崗、寶安、深圳灣體育中心等大運會項目,報業大廈、廣電中心、市民中心、圖書館、音樂廳、中心書城、關山月美術館、何香凝紀念館等文化產業項目,師范學院、成教學院、深圳大學醫學院、南山高新區、西麗大學城、高職院、南方科技大學等高等院校,人民醫院、紅會醫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等三甲醫院,還有許多居民住宅小區和商住辦公樓等公共設施的建設。可以說深圳每處土地上都灑下官兵們的汗水,青春的激情始終在創業的歲月裏燃燒。

  2018年全國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筆者《深圳拓荒紀實·一座城,二萬人,四十年》。在40年的時光裏,一支部隊投身參加深圳經濟特區的建設,2萬官兵的經曆與一座城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共發展,同命運,邊陲小鎮建成為現代化的大都市,偏僻的荒山草地變成了溫馨的家園。在《深圳拓荒紀實》一書中筆者寫了這樣一段話:「也許可以這樣評價這支隊伍: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窗口,這支隊伍是變革者、弄潮兒;深圳是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試驗地,這支隊伍是實踐者、成功者;深圳是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前哨陣地,這支隊伍是馬前卒、排頭兵」。

  更早時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筆者名為《深圳拓荒人——基建工程兵創業紀實》的另一本書,封底上有《豐碑》一首詩。詩中有這樣幾句話:

  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窗口,

  更是一座豐碑見證著中華民族的複興。

  刻碑的工匠是英雄的戰士,

  無意中在碑上留下了自己的手印。

  隊伍消失了嗎

  一支隊伍在一座城市裏奮鬥了一生。指戰員變成了建設者,軍人變成了市民,小夥子變成了老人家,荒原變成工地、再變成了家園。曾經流血流汗的拓荒牛們,如今在這座溫馨的家園裏安居樂業。

  部隊消失了嗎?消失了。雖然部隊消失了,然而隊伍還在。當年的部隊改編的深圳建設集團及屬下各公司依然存在。雖然絕大部分老兵已經退休,但是一批批的大學生們不斷補充新鮮血液,他們知識水平更高、技術業務更專、工作能力更強。這支隊伍仍然活躍在深圳和全國一些地方的工地上幸勤耕耘。

  隊伍不但沒有消失,群體還擴大了。第一代拓荒牛雖然多數告老還家,但是第二代已經成長起來,成為新一代建設者。他們有的是公務員,有的活躍在全市的各條戰線上,有的創業成為企業家。當年2萬人加上家屬已有數萬人,後來老鄉拉老鄉,親戚帶親戚,加上後代繁衍,現在已經成為幾十萬人的群體。來了就是深圳人。大家為建設這座現代化城市而驕傲,為當一名深圳人而感到光榮。

  部隊消失了,精神卻永存。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是經濟特區。深圳是最早孕育出城市精神的地方。開拓,創新,團結,奉獻的深圳精神,體現了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是深圳建設者們豐富實踐的思想提煉。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裏,深圳一直保持高速度發展的勢頭,創造出經濟起飛和建造一夜城的奇跡,始終沒有衰減的拓荒牛精神是其精神武器。2018年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光明日報》開辟「紅船初心特刊」,特邀筆者寫了《「拓荒牛精神」是深圳奮進的不竭動力》一文。深圳的拓荒牛精神,與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脈相承,成為中華精神寶庫中的瑰寶。

  拓荒牛精神來自哪裏?來自人民軍隊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來自改革開放、經濟特區的實踐。深圳兩萬基建工程兵部隊官兵的經曆,是深圳精神的重要來源之一;深圳精神是兩萬基建工程兵實踐的總結、行為的寫照、品質的磨礪、思想的升華。「開拓創新」是深圳精神的根和魂,兩萬基建工程兵是深圳開拓創新最鮮活的樣本。

  拓荒牛精神還存在嗎?當然存在。雖然今天的深圳,海邊漁村變為繁華市街,萬間竹棚變成摩天大樓,車水馬龍換下了鐵犁牛耕,紅花綠樹遮蓋了荒原和工地,但是,拓荒牛精神還存在。它表現在深圳已經成為全國創新精神最強的城市,被譽為「中國矽穀」;科技創新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現了像任正非這樣代表中華民族脊梁的企業家(任正非本人就是深圳基建工程兵二萬人中的一員);工地打樁機林立的圖景被寫字樓裏晝夜不滅的燈火所代替,「數字深圳」、「智慧深圳」正以普通人難以察覺的無形之網籠罩在城市的上空。雖然40年前後的深圳面目全非,但是深圳開拓創新的城市精神沒有減退,艱苦創業艱苦奮鬥的精神沒有弱化,深圳的「拓荒牛精神」依然旺盛,這是深圳幾十年發展勢頭不減的秘密所在。

  如今深圳又一次遇到了新的曆史發展機遇。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正式發布,提出了深圳更新、更高的發展目標。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深圳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增強核心引擎功能」。引擎就是發動機、排頭兵。曆史又一次給了深圳發大力、做貢獻的機會。深圳要再次當好開路人、創業者,要更好地發揚拓荒牛精神,因為拓荒牛精神是實現深圳發展新目標、為中華民族複興做貢獻的不竭動力。

  作者简介

  段亞兵,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9年入伍,1982年随部队调入深圳、集体转业,1983年6月调入市委宣传部直到退休。曾任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深圳市文明办主任等职。

[责任编辑:赵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