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观察】論克拉奇訪台之低調與弔詭-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海峡观察】論克拉奇訪台之低調與弔詭

2020-09-23
来源:香港商报

  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於9月17日至19日訪台,台方原本高度期待的台美高層經濟對話不在此行計劃之中;克拉奇訪台的重點,竟然是參加台灣已故領導人李登輝的告別追思會。蔡英文宣布全面開放美國豬牛進口,民進黨沾沾自喜,以為拿到台美雙邊貿易協議(BTA)談判的門票,只是主責談判的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不動如山;喊得震天響的「經濟與商業對話」也無疾而終,而以「前期對話」虛應一番。同時,台灣內部的反美豬風潮已儼然形成。對此,大陸宣布克拉奇訪台時,在台海實戰化演練是針對台海形勢所採取的必要行動,也就是對於台美關係變化的示警。

  對話完全變調

  由於克拉奇是1979年元旦美台「斷交」以來訪台的最高層級的官員,因此予蔡英文當局極高的期待,並產生了台美關係將更上層樓的幻夢。在蔡英文8月28日宣布開放美豬美牛進口,美國在台協會(AIT)官網即宣布,美台將舉辦一場經濟與商業對話,由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主持。台美雙方一搭一唱,刻意營造出良好氛圍,一場「經濟與商業對話」更連結出BTA或FTA的想像空間。然而,克拉奇抵台後,原本預期的經濟與商業官方對話打折成「前期對話」,台美高層會晤變成不公開的「飯店會談」,蔡英文在官邸宴請克拉奇一行人也是會後新聞稿,所有行程非常低調,美台雙方對外定調,克拉奇訪台目的是出席已故領導人李登輝的告別追思禮拜。為何原先的規劃瞬間生變?

  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台美的經濟與商業對話,應該是被美國的貿易代表署擋下來,因為對外經貿談判與對話是屬於貿易代表署的權限,而非國務院。尤其,蔡當局宣布將於2021年元旦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從台灣社會的強烈反彈來看,民進黨顯然尚未掌控全域,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美方不會貿然承諾與台灣展開耗時、繁複的BTA談判;更何況,美豬美牛尚未進口台灣,已出現各縣市政府與民進黨當局不同調,再加上反美豬「公投」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串連,在這種背景之下,美方不會有意願冒着政治風險進入談判程序。

  換言之,蔡英文當局運用克拉奇訪台做足「大內宣」,但美方卻發現,美豬登台其實不如想像中順利,例如產地標示的問題可能對美豬構成歧視,國民黨推動反美豬「公投」的後座力不小,在在體現種種設限彷彿對美豬貼上負面標籤,以及開放美豬使得台灣內部反彈超越美方預期,都讓美方經貿高層感到不滿。尤其,美國貿易代表署對於蔡當局開放美豬的實際做法卻比國際標準更加嚴格,最有意見。由於從陳水扁時期、馬英九時期都說要開放美豬,最後都破局,美方寧可等到2021年元旦正式開放美豬後,才來進一步展開雙邊經貿談判。

  開放美豬獻媚之舉

  第二個原因是,蔡當局開放美豬進口的時間點,顯然是押注特朗普會連任成功,而非期待快速進行台美雙邊經貿協議談判或經濟與商業對話。看來蔡英文挑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宣布開放美豬美牛進口,應該是送給特朗普的大禮,協助特朗普在農業州建功。

  最弔詭的是,此次克拉奇訪台,相關拜會與對話的行程一律以閉門方式舉行,如此低調保密,簡直就像不欲人知。合理的研判是,克拉奇正主持一項「經濟繁榮網絡」計劃,主要是藉由美國的政策補貼與降稅,來跟相關國家或地區建立「非紅色供應鏈」,目的在鼓勵各方與大陸經濟「脫钩」,以發展成經濟「抗中」的集團。

  但這幾年台灣對大陸的經貿依賴度不降反升,從四成上升到四成六。顯然兩岸經濟是否要脫钩,取決於客觀市場現實,而非取決於蔡當局的偏好。在中美雙方競逐之下,台灣廠商難免會被迫選邊站。問題在於,急於討好美方的蔡當局,是否會在此次與克拉奇的對話中,乃至未來台美之經濟與商業對話中,給出過高的承諾,或給了科技廠商什麼壓力,反而損及台商在大陸的市場。其實,台美投資與產業合作,必須互惠互利,否則都要進口含瘦肉精的美豬了,還不知何時可談判BTA。

  (文|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潘錫堂)

[责任编辑: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