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疫情下恢復通關之討論-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评论 > 商报评论

【熱門話題】疫情下恢復通關之討論

2020-09-25
来源:香港商报

  文|戴韡

  過去幾個月,中美等世界各國疫情管控和發展榮辱互見。香港經濟形勢並不樂觀,對封關或恢復通關的討論不絕於耳。

  一、本地疫情未完全受控。

  香港社會嚴重分裂,政府制訂和推行防疫措施舉步維艱。普及社區檢測受到反對派抹黑、抵制。當政府能夠提供免費檢測,一些曾經抱怨香港檢測費用過高的市民卻不接受檢測。

  普及社區檢測共收集了約178萬個採樣,遠不及香港各級議會選舉的投票人數。此外還有100多萬市民曾先後在不同場合接受過新冠病毒檢測。

  已檢測的人口比例不高,社會上仍有一定數量的隱形患者,包括一些社會活動較頻繁的市民。隱形患者會不斷把病毒傳染給別人,甚至會傳染給「超級傳播者」。加上香港各級學校開學也可能形成新的傳播群組。香港整體情況未受控,出現新一波疫情的風險很高。

  內地擔心北上港人把病毒帶到當地,兩地至今對恢復正常通關沒有時間表。疫情下,港人應忍一忍出外旅遊,因通關的意義遠大於兩地個別居民的自由行,「通關」還涉及本地的經濟民生。

  「通關」涉經濟民生

  二、「封關」對香港經濟和民生有負面影響。

  疫情期間,香港與內地的許多往來中斷了。對香港旅遊業、零售業和需要經常往返兩地做生意或提供專業服務人士的生計有很大衝擊。封關的時間愈長,衝擊就愈大。鑒於香港經濟與大灣區的傳統聯繫,香港與內地人員和經貿往來如果不能恢復到疫前的正常水平,經濟很難恢復正增長。

  由於封關,勞動力市場也好不到哪裏去,對非技術或非管理的勞動力就業和收入的影響特別明顯。

  眼下,早一點解封,市場信心就會早點恢復,經濟也會好一些。

  三、這是一個政治問題。

  從抗疫、民生、處理香港社會矛盾和落實「一國兩制」的角度來看,封關和恢復正常通關都涉及民眾的管理,因而也屬於政治問題。

  四、封關不應成為個別人操控政治的工具。

  隔斷香港與內地的聯繫是一些反對派夢寐以求的事情。他們寧可生活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下,也不願意看到香港與內地恢復正常的經濟和人員往來。因此,他們反對普及社區檢測,也反對推行「健康碼」,實際是反對與內地恢復正常的人員往來。

  反對派可以有自己的意見,但那絕不是全體市民的意見。香港政治體制是行政主導的,政府可以根據社會福祉和實際情況,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推行「健康碼」是為防疫

  五、香港需要推行「健康碼」。

  推行「健康碼」目的主要是防疫,其次才是為解封作準備。

  估計一部分市民會拒絕使用「健康碼」,但還是應該在其他市民中間推行。平心而論,公眾游泳池或室內運動場、私營卡拉OK、食肆等讓有「健康碼」的市民進入,既可以保護設施使用者的安全;一旦發現疫情,也可以追查源頭或感染者,是減低疫情大規模爆發的重要途徑。

  等到內地接受港人過關才實行「健康碼」則是本末倒置。「健康碼」應該早日推行,並逐步推廣。

[责任编辑:蒋璐]